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432章 夏言回京4

第432章 夏言回京4

  “第二是大力推广高产作物。臣在天津也小规模的试种过玉米,产量的确是很高,且不挑耕地。虽然和水稻、小麦相比,不是很符合大家的口味,但作为备荒是很好的储备粮食。我朝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的耕地不少,就算是种上了粮食,产量也非常低。如果这些耕地,都种上玉米,也是另一种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陕西、贵州、福建、云南这些地方都有大量干旱贫瘠的耕地,若是全都推广玉米这类农作物,可以给朝廷增加超过一百万顷(一亿亩)的耕地。”

  “嗯。”

  玉米的推广,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

  因为还需要大量的种植经验。

  毕竟不同的地方,种植玉米都是不同的情况。不过在北方地区,特别是陕西和山西、北直隶、辽东这边推广的情况还是很不错。但相比起全国这么多的省份来说,目前的推广面积还是很少。

  特别是西南省份。

  土地情况并不是很好。

  如果能够在西南省份大规模推广玉米,那么西南那么多干旱贫瘠的土地,就都有用处了。

  “继续。”

  “第三是增加北方地区的毛纺产业。目前的纺织产业,除了松江府为首的中心地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地方就是辽东。因为辽东有重要的织物,那就是羊毛。羊毛纺织是非常重要的织品,在我朝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辽东羊毛的主要来源是草原部落。目前朝廷很重视马市,马市规模也在不停的扩大。有机会可以大量的从草原获得羊毛。如果能够从草原大量购买羊毛,发展羊毛织品,那么也能够补充丝织品的不足,同时也能够缓解种桑、种棉大肆侵吞耕地的情况。”

  “羊毛织品?”

  “是。臣听闻辽东这几年增加了一万多台的纺织机,就是为了羊毛织品。而且销量非常好,不管是重新卖给草原,还是跟随海商出海,都是非常紧俏的物资,价格还很高。”

  朱厚熜静静的思考。

  纺织业。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赚钱的一个买卖。甚至未来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纺织业算是工业国家在早期最重要的产业。纺织业在制造业当中的重要地位,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是如此。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些想要发展工业的国家,也都是非常重视纺织业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纺织业可以吸纳的人口很多,可以迅速的让大量人口脱贫。

  而现在全世界纺织业最发达的国家就是中国。

  大明朝的纺织业,在全世界都受到追捧。从质量、价格各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目前海贸当中,纺织品是真正的大头。为什么朱厚熜担心改稻为桑,会引起粮食问题。就是因为目前国外对于大明朝纺织品的需求非常大,利润非常丰厚。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些人为了利润,有可能完全不顾及粮食安全。

  而这里面羊毛织品,也是纺织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朱厚熜之前还真没有关注羊毛织品。

  现在听夏言这么说,朱厚熜才反应过来。羊毛织品,这个在二十一世纪都是非常好的东西。

  “皇上,羊毛织品还有一个好处。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羊毛织品,大规模的从草原购买羊毛。那么草原部落看到羊毛值钱,就会养更多的羊。不过草原放牧数量也是有限的,养了更多的羊,必然少其他东西,主要是减少马匹养殖。只要养羊可以越来越挣钱,那么这些草原部落会把养羊当成是头等大事。到时候这些草原部落就和我们绑在一起,未来生存都要看我们的脸色。”

  “类似管仲的衡山之谋?”

  “是。草原部落南下劫掠,大部分其实就是为了生存。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不缺吃喝,他们打仗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如果只是养羊就能够养活一个部落,他们又怎么会成天想着打仗呢?甚至他们巴不得不打仗,因为他们要从我们这里挣钱。”

  “有道理。”

  朱厚熜连连点头。

  好办法。

  羊毛织品利润高,可以直接推动边贸的发展。

  现在对于羊毛织品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国内的有钱人。海外那些国家对于羊毛织品更是趋之如骛。现在的情况是,有多少羊毛织品,海商都能够吞下。不要说现在这点羊毛织品,就是再涨十倍二十倍,海商也能够拿下。

  而羊毛从哪里来。

  草原部落。

  只要让草原部落知道,羊毛很挣钱。靠着羊毛就能够养活整个部落,生活还能够很好。那么这些部落必然都会大力发展羊毛产业。

  这样整个部落都绑在了大明朝。

  这就是经济战略。

  不错,实在是不错。而且发展羊毛织品,目前最好的是辽东。其实要不是之前大明朝和鞑靼右翼打仗,那么山西、北直隶一带,也是可以大力发展羊毛织品的。

  “第四是,把种桑、种棉转移出去。臣听闻西洋地区(东南亚)很多地方都种桑,而且种桑产量很好。特别是吕宋岛(菲律宾)那边,种桑规模非常大。我们的海商可以在西洋生产生丝,然后在国内变成丝织品。包括种棉,西域那边种棉历史悠久,产量也不少。这都可以解决国内大规模种桑、种棉的情况。”

  朱厚熜越来越欣赏夏言。

  夏言虽然反对开海,但不是盲目的反对,是做过一番调查的。

  现在夏言说的不就是来料加工。

  把东南亚,还有西域地区当成是原材料基地。这已经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经济想法。果然让夏言去一趟天津是非常有用的事情。

  夏言本来能力就强。

  在天津几年之后,开始学会很多经济思维。

  “你把这些想法写出来,朕要好好看看。”

  “遵旨。”

  “你继续说海商和官场的问题。”

  “是。”

  夏言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做官是做官,商人是商人,不应该混淆在一起。朝廷本来就有规定,官员不得经商,商户子弟科举也有限制。若官员和商人混在一起,那就是官商勾结。臣认为最该断绝的就是,官员不能接受商人钱财。海商刚刚崛起,虽然暴富,但在国内根基有限。为了改善他们在国内的地位,他们必然会大量的结交各方官员,以及支持那些读书人获取功名,进入官场。”

  “朕知道一些寒门子弟参加科举的时候,是会接受一些富户捐赠的。”

  “是。这才是大问题。吃人手短,读书人在科举阶段接受其他人的资助,未来当然要回报。因此臣建议朝廷拿出一部分钱,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寒门子弟进行补贴,同时不允许任何富户用钱财补贴有功名的读书人。”

  夏言是军户出身。

  对于商户子弟非常不喜欢。

  士农工商,商户地位应该是很低的。但现实情况是,明朝商人的地位没有想象当中那么低。商户子弟的科举考试虽然有限制,但大部分商户都能够绕过去。也就是说商户子弟都是有机会科举。

  商人有钱,后辈子弟还能够科举,简直是人生赢家。

  相比起来农户、军户,反而在社会上更受歧视,而且还没钱。

  因此夏言认为朝廷应该打压这些商人。

  “这个也的确是问题。朕会跟吏部、都察院那边讨论一下。”

  朱厚熜点头。

  商人有钱了,当然是要改善自己的政治地位。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在官场上找自己的代言人,帮自己说话。明末官场很多人,背后其实就有商人群体。

  这个的确需要整理。

  商人这个群体,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挣钱的本事。但同时也必须要对他们加以限制,对于他们进行控制,不能让他们左右政权。

  “你在天津也有几年了。朕想让你去都察院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按地方几年。不知道你的想法呢?”

  “臣谢皇上圣恩。”

  “那你准备一下。巡按地方,好好了解一下地方。以后一定会有用的。”

  “遵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