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70章 连下三城

第470章 连下三城

  雄县被摧毁的非常彻底,大宋有非常专业化的工兵队伍,一夜之间雄县便被夷为了平地。

  赵曙第二天路过的时候,一个人都没见到,只是看见了一片黑色的地基。

  赵曙冷哼一声道:“咱们的火油弹本就不多,还不知道节省点,日后的路还长呢。”

  “殿下恕罪,末将知错了。”张尧臣非常配合的回道。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人冲出了队伍,拱手拜道:“殿下,我朝乃王者之师,如此残忍手段若传出去恐怕会影响官家圣名,还请殿下三思。”

  “尔乃何人?”赵曙意味深长的问道。

  “臣蔡京,是东宫舍人。”

  “哦,孤怎么没见过你呢?腐儒之见,但勇气可嘉,这样吧,你就去军法司吧。”赵曙安排完没有再给蔡京说话的机会,便催马离开了。

  蔡京长躬一礼道:“臣谢过殿下。”

  等到赵曙离开后,蔡京直起身子淡然一笑,然后便去了后队,军法司一般都会在后面押队。

  对于雄县的这几千辽人,蔡京并没有放在心上,同样的赵曙也没放在心上,蔡京只是需要以这个名义来上达天听,而赵曙则需要这几千人去振奋军心,在权力者眼中,所谓的人命也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赵曙从自己的身上嗅出了同类者的味道,这对蔡京来说也就够了。

  行军的路上,赵曙问道:“这蔡京看起来也是一位人才,孤怎么没听过呢?”

  苏辙连忙回道:“殿下,此人与其兄蔡襄俱是洪武七年的进士,这些年他的兄长平步青云,先是进入了尚书台,接着去了御史台,蔡京其才不下于他兄长,但官家就是不愿用他,后来韩相推荐他来了东宫,官家还特意吩咐让臣打压蔡京其人,所以这些年蔡京在东宫也一直是名不经传,这都是臣的错,还请殿下恕罪。”

  “师兄请起,父皇看人最准,他老人家既然不愿用蔡京,那孤也会量力而为。”赵曙缓缓回道。

  “殿下英明。”

  这时走在一旁的苏轼突然插话道:“殿下,您说会不会是官家故意打压蔡京,然后让您收复其心?”

  赵曙点了点头道:“子瞻师兄所言亦有道理,一个小小的舍人而已,父皇应该不会在他身上花这么大功夫,还是看看再说吧,这段时日就拜托元泽师兄了。”

  王雱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此时赵曙瞅了瞅天色已晚,大吼一声道:“将士们,加把劲,咱们去定县吃晚饭。”

  “诺,殿下。”

  大军随着夕阳终于赶到了定县,此时定县城门大开,一群乡老正捧着县令的印玺在城门外拜见,赵曙大喜过望道:“哈哈,看来雄县屠城还是有效果的,这定县便是不战而降了。”

  “殿下英明。”众将也是大拍马屁道。

  定县与雄县不同,这里的县令就是汉人,姓马,据说祖上还是西北名将马超。

  这些年马县令没少跟大宋做生意,所以早就有了献城投宋的想法,更何况这次还是大宋太子亲自带队。

  对于马县令的这种识时务的做法,赵曙非常欣赏,不仅破例亲自接见了马县令,还选取了马县令的四位子侄入了东宫,这让马县令是又惊又喜,感激涕零。

  在定县休息一夜后,赵曙等人精神饱满的踏上了最后一站-唐县,唐县与这两县不同,唐县就在马家河畔,是预警的第一城,萧打虎在那里驻扎了有五千余人,而且还都是精锐。

  越靠近唐县,越能感觉到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息,在离唐县还有三里的地方,斥候便遇见了辽军,赵曙有些紧张的问道:“敌军有多少人?”

  张尧臣笑着回道:“殿下不必担心,辽狗只有八百骑而已。”br>
  赵曙点了点头道:“随孤出站,东宫六率不能弱了大宋的士气。”

  “殿下,您乃千金之子,只需中军坐镇即可,其余的交给臣等便可以了。”张尧臣等人连忙劝阻道。

  赵曙执意的摇了摇头道:“既然已经来到了战场,哪有不见血的道理?尔等不必再劝。”

  “诺,殿下。”众人无奈的应道。

  张尧臣率领先锋部队护着赵曙缓缓前进,来到一片空地处,远处便传来了阵阵马蹄声,赵曙的手心都开始冒汗了,张尧臣不紧不慢的下令道:“八牛弩准备,全军戒备。”

  众人不慌不忙的拉出了八牛弩,这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尤其是在远战中,比轰天雷都好用。

  对面的辽军也不是很讲究,八百骑兵从三个方向呼喊着冲了过来,随着辽军越来越近,张尧臣大口吞咽着水葫芦的水,眼睛慢慢的变成了红色,手边便有一架八牛弩,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强劲的八牛弩便会将对面的骑兵射成血葫芦。

  辽人已经靠的很近了,赵曙甚至已经看清了那些扭曲的和鬼一般的面孔。

  就在这时,张尧臣终于下令了,与此同时,另外两边也发动了,八牛弩的弩箭是特制的长弩,飞驰而过,穿透了第一个骑兵,再把第二个、第三个人串在一起往后飞,最后钉在了地上,形成了一种很血腥的奇观。

  战场上的血腥味传来,赵曙有些恶心,苏辙悄悄地将一颗药丸递给了赵曙,赵曙趁人不备立刻咽了下去。

  八牛弩射尽之后,宋军的打击还没有完,站在后面的军卒上前几步,按照事先训练好的模样,不管前面有没有人,就按动了手中的机括,然后看也不看自己的成果,再一次后退,换投弹组上,一个个轰天雷从天而降,虽然许多成了空弹,但效果却很好。

  等两组弩兵完成后,八牛弩再一次架满了黑色的攻城弩,最终跑到大军阵前的骑兵还不到十人,这几人也很快便被士气正旺的宋军给解决了。

  苏辙笑道:“殿下,看见了么?有了这些武器装备,也许以后我大宋就不需要名将了。”

  “父皇曾经说过,武器永远代表不了人,除非我们可以发明出毁灭全世界的武器,但是将敌人消灭在冲锋的路上这句话确实很提气。”说罢二人便同时大笑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