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39章 良人行

第439章 良人行

  战、战、战,这不仅是赵尚一人的意志,也是大宋所有人的意志,所以此战已经必不可免。

  也就在这时,赵范等人终于护送着安国公主来到了大宋,对于这个未来的儿媳,赵尚还是挺看重的,安国自从进了大宋国境,所享受的都是大宋公主的待遇。

  安国还没过黄河,刚刚到了蒲州,赵曙便按捺不住了。

  福宁殿内,赵尚一边批阅奏疏,一边淡淡的问道:“太子啊,你舅祖父的病如何了?”

  而此时赵曙正在神游天外,赵尚见状不禁苦笑的摇了摇头,郑和在旁小心的提醒赵曙:“殿下,官家问您话呢?”

  赵曙这才反应过来请罪道:“父皇恕罪,儿臣失礼了,舅祖父那里儿臣昨日已去探望过,只是害了伤寒,好好休养即可,父皇但请放心。”

  赵尚摆了摆手笑道:“臭小子,心都不在这了,那就去见你的心上人吧。”

  赵曙被赵尚说的有些害羞,面红耳赤的回道:“儿臣并无此意。”

  赵尚大笑道:“无妨,去吧,少年人么,有花堪折直须折,此乃人之常情,至于你母后那里,朕会替你去说的。”

  “啊,真的么?”赵曙不敢置信的问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君无戏言。”

  赵曙高兴的差点跳起来,给赵尚行了一礼,然后便带着郑和跑了,什么太子风度、什么礼仪啊,都不顾了。

  看着赵曙远离的背影,赵尚会心一笑,也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在后世上学时与女神的第一次约会,自己表现的好像还不如赵曙呢。

  一旁的九陵有些担忧的问道:“官家,安国公主身份特殊,太子殿下对其如此痴迷,会不会有什么不妥啊?”

  赵尚叹了口气道:“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缘,既然相互爱慕,虽有可能反目成仇,但朕也得成全啊,毕竟曾经还有一些美好的时光可以回忆,不用到老了再唏嘘。”

  赵尚的话意有所指,但以九陵的脑子是听不明白的,九陵只是觉着这番话很有道理……

  赵曙只带了十几位侍卫便离开了京城,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曙出京去见安国公主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一些御史按耐不住了,上了奏疏表示太子殿下的这种做法与礼法不合,太子必须要回京,还要多读书,严加看管。

  对此赵尚只是付之一笑,也没有动怒,只是简单的应了句:“朕知道了。”

  对付这些酸儒,赵尚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这些人都是犟驴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不与他们起正面冲突,他们说什么先应着,然后将这些难题撇给韩琦他们去处理。

  这些酸儒虽然不怕赵尚,但绝对害怕韩琦等人,原因很简单,因为韩琦等人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掌权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其实依靠的就是整个文官集团,若文官集团抛弃了他们,他们的下场会很惨,很有可能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来。

  黄河的另一边就是蒲州城,此时的赵曙非常亢奋,身后的郑和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您已经两天没歇息了,还是休息一会再上路吧。”

  听了这话,赵尚不禁冷哼一声道:“还想让你们跟孤一起北伐呢,这点苦就受不了啦。”

  “殿下,臣等不累。”众人激烈的怒吼道。

  这次北伐,赵尚已年过四十,不准备御驾出征了,所以太子赵曙准备代父出征,这也取得了赵尚的同意。

  太祖遗言:“取燕云十六州者,以王位赠之。”

  而现在看来,最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非狄青莫属,这么大的一个功劳,赵尚不想让狄青独占,若真的走到功高震主那一步,赵尚与狄青这对千古君臣很有可能会刀兵相向,这不是人力能控制的,而是利益使然,这也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命。

  因为有了这个黑暗心理,所以才有了太子赵曙上战场之事。

  对于这个决定,朝中许多大臣都表示反对,按照他们所言,宁可派二皇子赵捷上战场,也不让赵曙去,因为在众人心中,赵曙便是大宋的下一代皇帝。

  司马光第一个进谏,但差点被赵尚拿砚台给砸死,赵尚怒骂道:“你想让朕的儿子学习唐太宗,停尸不丧,束甲相攻么?”

  一向胆大包天的司马光被吓了个半死,知道自己是犯了大忌,连夜请辞外出,回到了洛阳。

  司马光准备这辈子都不离开洛阳了,他在府中挖了一个地窖,司马光发誓只要《资治通鉴》一日不完稿,自己就一日不出,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叫“穴中人”。

  这些都是在赵曙出京前发生的事情,赵曙外出与这件事不无关系,毕竟因为自己,父皇将一名忠臣、谏臣逼迫到了如此地步,所以赵曙的心理压力其实也很大。

  看着这滚滚而来的黄河,赵曙暂时将这些烦心事抛之脑后,重新打起精神来,便准备上船离开。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了阵阵马蹄声,赵曙回头一看,竟然是一个熟人。

  来人正是晏殊的小儿子晏几道,晏几道现在是大宋钱庄的掌舵人,正三品户部侍郎,在金融界那也是一位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晏几道见到赵曙连忙下马行礼道:“臣参见殿下。”

  赵曙虚扶起晏几道笑道:“师兄不必客气。”

  晏殊是赵尚的太傅,所以赵曙叫晏几道一声师兄也是应该的。

  晏几道看着风尘仆仆的众人,再想想最近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心中顿时恍然大悟,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不光是出来见未婚妻,也是出来散心的。br>
  晏几道是个聪明人,妙语连珠之下,很快赵曙心情便舒畅了很多,赵曙真挚的感谢道:“师兄,看来是孤钻了牛角尖啊。”

  “殿下非寻常人也,不用臣说,殿下自己也会想明白的。”

  “哈哈,那不知师兄来此做什么?”赵曙大笑道。

  晏几道指了指眼前的黄河笑道:“工部想在黄河上用修一座水泥桥,来钱庄贷款,此事关系甚大,臣先来勘探一番。”

  “哦,真的么?此事父皇几年前倒是提过,没想到工部的动作还挺快呢。”

  听了这话,晏几道顿时明白了此次勘察该如何上报了,对着赵曙拱了拱手道:“多谢殿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