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38章 枕戈待旦

第438章 枕戈待旦

  这一天狄青在樊楼与众将喝酒,酒兴正酣之际,狄青大叫一声道:“痛煞老夫矣。”说完便捂着脚应声而倒。

  很快狄青便被亲兵们给抬走了,直奔华山家中,当晚赵尚便得到了消息,亲自前往狄府去看望。

  赵尚出来后,脸色很难看,怒气冲冲的回了宫,第二天便传出了狄青因足疾而告假的消息。

  至此辽国的探子们终于放心了,狄青病了,那暂时宋国就不会对大辽开战了,这些年辽国人心中惧怕的宋朝将领只有狄青,至于剩下的那些所谓的大宋名将们在辽人心中都如土鸡瓦狗。

  辽人放心了,但是西夏人却担心了,西夏的使者连夜觐见赵尚,但却被赵尚给拒之门外了,与西夏人联盟,赵尚从来就没有放心过,所以也不必事事与其交心。

  而此时真正的狄青已经出发去了河北,留在东京城的狄青则是一个冒牌货,世界之大,总是会出现一两朵相似的花。

  狄青离开了,大宋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一片宁静,但是暗地里却展开了疯狂的动作,一支支大军以演练的名义归位,成千上万辆马车拉着粮草开始出发,蜀中、江南、湖荆,甚至连遥远的岭南都有舰队在运送粮草。

  大宋数十年的积累,在这一夜骤然爆发,令人震撼。

  大宋百姓虽说看出了一些端倪,但他们还是选择为自己的君主而保守秘密,成千上万的将士们明知道这是场恶战,却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程,他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情人、妻子、儿女,只为这一战。

  赵尚与韩琦站在城墙下,遥望远去的那条长龙,心绪久久难以平静,韩琦叹道:“经此一战,大宋全民皆兵,将无敌于天下矣。”

  赵尚虽然也很激动,但身为皇帝,这个时候他还是保持住了一颗冷酷的心,赵尚淡淡的说道:“天子六师,征伐不臣,乃天理也,但也不可过于自大,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还少么?”

  “官家圣明,臣铭记于心。”这个时候韩琦也不得不佩服赵尚的镇静了。

  见那条长龙已经走远了,赵尚点了点头道:“回宫吧,今日你我君臣彻夜论道,不眠不休。”

  “谨遵官家圣命。”韩琦拱手拜道。

  经过此事,韩琦对赵尚是真的心服口服了,这么多年,虽然大家都知道赵尚为北伐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却不深知,今日方知,赵尚已经准备的如此齐全了。

  赵尚备下的粮草、辎重可以让五十万大军使用五年之久,这是什么概念?五年时间,大宋五十万大军只要不冒进,一城一城的拔都能成功,而且时间还有富裕,另外赵尚在外交、密探、装备等各方面都下足了本钱,甚至连恶劣天气都考虑进去了,史书上总有风沙走石的场景出现,为此赵尚为每一名将士都配备了琉璃镜,玻璃这种黑科技,在赵尚的大力支持下,早就可以量产了。看書喇

  这场战争严格算起来从二十年前便已经开始了,而至今辽人还被蒙在鼓里,所以这场战争他们从一开始便输了。

  而赵尚最令韩琦佩服的一点便是其虽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但却丝毫不影响国内民生,说句难听的话,哪怕这五十万大军都打光了,大宋还能拉起五十万精锐大军,辽国人照样过不了雁门关,几年之后,大宋又可以继续出兵北伐了,现在的大宋已经成为了一台战争机器,只要它开始运转,这世上就没有哪个国家会令其停下来。

  赵尚回到皇宫,富弼、文彦博等人已经在此等候。

  赵尚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富弼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官家,所有大军在六月十五日之前均可到位,粮草也已陆陆续续出发,不会耽误大军出征。”

  这段时日最忙的便是富弼了,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富弼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了。

  赵尚点了点头笑道:“辛苦了。”

  王安石接着站了出来道:“启禀官家,三十万无地流民已经枕戈待旦,官家一声令下,他们便可填满燕云十六州的土地。”

  “不够,远远不够,我大宋亿兆子民,朕不信只有这些流民,流民光了,你就给朕去查隐户,这一战务必解决困扰大宋百年的人口矛盾。”赵尚皱着眉头回道。

  王安石非常认可赵尚的说法,信心满满的回道:“臣遵命,另外臣准备将这些流民进行一些军事训练,若前线战事不利,他们完全可以顶上去。”

  此话话音刚落,司马光便站了出来反驳道:“王介甫,你想干什么?打仗是军人的事,不是百姓的事,你不能拿无辜百姓的性命去成就你的万世功业。”

  王安石冷哼一声道:“迂腐,你也不想想,五十万大军都败了,那些百姓们凭自己的本事能走回来么?既然左右都是死,何不轰轰烈烈的死呢?”

  司马光被王安石说的哑口无言,司马光满脸通红的回道:“那老夫也不同意。”

  赵尚冷冷的看了一眼司马光说道:“你同不同意并不重要,此乃大势所趋。”

  司马光长叹一声便退下了,他也明白这是大宋所有人的意志,只要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三十万百姓哪怕全都牺牲了也是值得的,虽然很残酷,但却很现实。

  而且这也不过是最坏的一种结果,以大宋军队之精良,即使不能取胜,全身而退还是能够办到的,所以司马光也不再争辩。

  此时赵尚站了起来,看着在座的重臣,浑身散发着杀气淡淡的说道:“此战不可仁慈,若有忤逆王师者,杀无赦。”

  说完赵尚便杀气腾腾的离开了,这是赵尚对于此战的一种意志,燕云十六州离开大宋已经百余年了,那里的汉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更忘记了自己的传承。

  哪怕辽皇如此苛刻的对待他们,他们当中还是有许多人对辽国忠心耿耿,这是孔家传回来的消息,对于这种顽固分子,赵尚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也许这样做会造下无尽的杀孽,但是对于一个帝国来说,这却是最好的选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