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21章 真相到底是什么?

第421章 真相到底是什么?

  打开御书房的大门,赵尚背对着余靖缓缓说道:“先生,他们到底还是把您请来了?”

  余靖看了一眼赵尚叹道:“哎,官家,该收手了,外面的文武百官现在人人自危,辞官者不计其数,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

  赵尚回过身子来,将手中的一份奏疏递给余靖冷笑道:“先生,您看过再说吧。”

  余靖打开奏疏,映入眼中的便是四个大字“太子遇刺”,余靖惊呼道:“官家,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赵尚冷笑一声道:“西北马家刚刚造反,太子便在青州遇刺了,这其中难道没有蹊跷么?”

  余靖把奏疏放在桌上,然后继续追问道:“官家,凶手捉到了么?”看書喇

  看到余靖的小动作,赵尚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余靖还没有老糊涂,像这种奏疏,其中绝对不止一件事,还有其它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赵尚点了点头道:“凶手是马化的人,而带这些人找到太子的则是冯家的人。”

  “冯京?”余靖震惊的问道。

  赵尚冷哼一声道:“正是冯京,冯京是二皇子的先生,所以朕便全明白了,他这是准备掀起夺嫡之争啊,先生,您说说这种事朕怎么能忍?”

  余靖叹道:“官家,既然知道首恶了,只诛首恶即可,何必连累这么多人呢?”

  赵尚冷冷的回道:“朕便是想借这个机会敲打一些人,太子是朕的禁脔,谁要是敢动朕的子孙,朕誓不罢休。”

  余靖摇了摇头道:“官家的一片爱子之心,老臣明白,但老臣还是冒死进谏,官家在抓人的时候,有苍蝇扑击在大殿上,这是上苍对官家的警示,裁决之权,在于大宋律法,而不在官家一人手上。”

  赵尚摇了摇头叹道:“先生,这种话也就您敢这么对朕说了,要是换一个人,他的脑袋现在估计已经保不住了。”

  “官家,君视臣如奴仆,臣则视君如仇寇,老臣不劝官家放过那些人,老臣只是觉着官家应该将刑赏杀伐交付有司,以律法杀人,莫要以皇权杀人,以律法杀人,是替天行道,以皇权杀人便有越俎代庖之嫌,上苍降下警示也是应有之理。”余靖侃侃而谈道。

  自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后,这个理论便成了儒家对付皇权最有力的一把武器,灾难发生了,那是皇帝德行不修;上天示警了,那是皇帝威权过盛,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而赵尚则是最不信这个理论的皇帝之一。

  虽然不信这个,但余靖的话有两点还是触动了赵尚,其一便是维持《大宋律》的合法性;其二是不要和百官关系闹得太僵。

  赵尚点了点头道:“先生此言有理,朕答应不再继续扩大此事的范围了,但现在被抓的这些人,朕现在还不能将他们交给刑部。”

  “官家圣明,老臣告辞。”余靖见好就收,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些被抓的人大多是罪证确凿之人,余靖知道自己是救不回来的,能将此事控制住,余靖已经心满意足了。

  等到余靖离开后,赵尚揉了揉眉头,便去了坤宁殿。

  曹艾伺候好赵尚躺下后,看着赵尚头上的几根白发,不禁啜泣道:“官家,臣妾无能,不能帮上官家的忙,害官家如此辛劳,年纪轻轻已经有了白发。”

  赵尚叹了口气道:“没办法啊,自古以来,人到中旬都是一个操心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朕虽身为人皇,但也不能例外,皇后不必过于忧愁。”

  靠在丈夫身上,曹艾很安心,虽说很不想破坏这种氛围,但曹艾还是咬着牙说道:“官家,要不就让太子回京吧?”

  听了这话,赵尚很不悦的回道:“身为赵氏子孙,被几个小蟊贼刺杀,就吓得跑回京,丢人么?此事日后休要再提。”

  “臣妾知错了,官家。”曹艾委屈的应道。

  见自己的话说的有些重了,赵尚只好再次安慰道:“皇后,你不用太担心,朕已经加强了太子身边的护卫,不会再出现上次那样的事了。”

  “官家英明,臣妾只是有些想不明白,冯京那个奸贼就是当过几天捷儿的先生,也不该如此胆大包天啊?官家,您说是不是有人指使冯京啊?”曹艾小心的问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此事朕也怀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朕才派朱孝武继续抓人呢,朕这么做就是想打草惊蛇,把幕后之人揪出来,可是以现在的情势来看,此事的主谋确实是冯京,其他人不过是被冯京给牵扯进来了,至于冯京为什么会这么做?那就只有等审过才知道了。”

  “哎,但愿如此吧。”曹艾叹道。

  此时诏狱内,朱孝武正在提审冯京,冯京很平静,朱孝武说出来的所有罪责他都认了,而且还补充了许多细节上的问题。

  经过冯京的补充,眼前的这份口供看起来已经很完美了,但朱孝武总是觉着作案动机那一项还有些不明确。

  朱孝武干咳一声问道:“冯大人,你为官清廉,想当年您自动请缨出使辽国,在被辽国人关押的日子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为大宋立下了大功,您在辽国的那段日子,贵夫人眼睛哭坏了,您回京后对贵夫人却不弃不离,甚至不惜影响子嗣,十余年未纳妾,说起您来,全京城的人都很敬佩,本官也是如此,但本官就是想不明白啊,您未来前途无量,为什么就这么着急呢?”

  冯京苦笑一声道:“老夫是有些急于求成、利欲熏心了,既然事情败露了,那老夫甘愿受罚,只是请官家可怜老夫只有一子,放过老夫的家人。”

  “这点冯大人尽管放心,官家在去年重新修了《大宋律》,新的《大宋律》规定:除去造反、卖国二罪,其余重罪是不会牵扯子孙的,只是冯家未来三代不能参与科举而已,官家这一年为了维护《大宋律》的神圣性,一直都是按律执法,所以应该问题不大。”朱孝武解释道。

  “如此甚好,请朱指挥使转告官家,臣冯京辜负圣望,罪该万死,只求一死,别无他求。”说完冯京便闭目不言了。

  见状朱孝武也只好无奈的挥了挥手,命狱卒将冯京带了下去,对于冯京这种级别的官员,没有赵尚的手令,朱孝武是不敢私自用刑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