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10章 苏轼被贬

第410章 苏轼被贬

  明元吉现在是一名御史,按说接待使臣这种事与他毫无关系,但不知为何,赵尚非要让自己去见西夏使臣。

  怀着一肚子的疑惑,明元吉见到了云兴。

  云兴见到明元吉虽然努力表现的很淡定,但他那双颤抖的手还是出卖了他。

  明元吉笑着行礼道:“御史明元吉参见国相大人,国相大人远来是客,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元吉即可。”

  明元吉的话叫醒了云兴,云兴自嘲道:“对啊,我都忘记了,我现在是客人了。”

  明元吉干笑两声道:“国相大人这是何意啊?”

  云兴摇了摇头道:“明大人不要在意,老夫曾经也是一名宋人,只是心有感慨罢了。”

  “哈哈,国相现在也是一名宋人啊,官家这些年可是将国相家中都保护的很好啊。”明元吉笑着回道。

  从刚才云兴说的那句话中,明元吉竟然有了一种想要劝降云兴的冲动。

  云兴拱手拜道:“替老夫谢过官家,今日闲来无事,不知明大人可否有时间与老夫手谈一局?”

  “固所愿尔,国相请。”

  父子二人坐了下来,开始了在棋盘上的争锋。

  第一局明元吉败北,明元吉有些遗憾的说道:“国相大人棋艺高超,明某献丑了。”

  “哈哈,明大人小小年纪,棋艺能达到这种程度,殊为不易了,不知明大人的棋艺是跟谁所学?”云兴笑着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明元吉的神情有些落寞,强颜欢笑道:“都是亡父教给明某的。”

  看着儿子落寞的神情,云兴感觉有些心痛,不知不觉问道:“明大人家中可还安好?”

  明元吉不疑有他,拱手回道:“家母与两个妹妹都很好,家父去世后,家母又收养了一位弃婴,晚年也不算是寂寞。”

  这名弃婴便是云兴在西夏所生的儿子,现在西夏的那位国相府长子其实并不是云兴的亲骨肉,他是云兴抱养的,当时云兴在西夏娶妻生子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宋的忠心,使用狸猫换太子之法,将亲生儿子送回大宋。

  云兴点了点头道:“老夫人心地善良,老夫佩服。”

  “国相过誉了。”

  接着二人又下了两局,毫不例外都是明元吉败了,明元吉看着棋盘有些怔怔的发呆,云兴下棋时各种轻微动作怎么会让自己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呢?

  见天色不早了,明元吉拱手拜辞道:“今日与国相大人手谈几局,实乃明某的荣幸,时辰不早了,国相大人请早些休息,明某改日再来拜访。”

  “哦,明大人,既然你我有缘,不妨留下吃个晚饭吧?”云兴笑着邀请道。

  明元吉连忙拒绝道:“国相大人的好意明某心领了,但贱内刚刚生产,元吉不好在外饮酒。”

  “什么?贵夫人生了?是男是女啊?”云兴兴奋的问道。

  虽然不知云兴为何如此兴奋?但明元吉还是礼貌的回道:“是个男孩。”

  “男孩好啊,元吉稍等,老夫去去就回。”说完云兴便跑回了内间。

  不一会云兴便抬着一个小箱子走了出来,笑着说道:“这是老夫的一片心意,还请元吉不要拒绝。”

  明元吉本想拒绝,但想起来前苏洵对自己的嘱咐:无论云兴送给你什么,你尽管收下即可。

  于是明元吉便拱手谢道:“多谢国相大人,那元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着明元吉离去的背影,云兴喃喃自语道:“老夫竟然有孙子了,哈哈……”

  福宁殿内,苏洵正跪在那里为自己的儿子求情,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苏洵这几年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赵尚不忍心自己的近臣英年早逝,于是便停了他的职务,让他在家好好休养。

  赵尚看着双鬓已经有些斑白的苏洵不禁叹道:“明允啊,你先起来,苏轼的事咱们慢慢说。”

  苏洵站了起来,苦笑一声道:“官家,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没教好这孩子,这孩子性子跳脱,而且快言快语,就不该进入官场啊。”

  赵尚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当父亲的有错,朕这个当先生的就没错么?苏轼这次犯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是说了几句新法的坏话,咱们大宋不以言治罪,但朕就是想趁这个机会好好治治他这个嘴贱的毛病,这个毛病不改,日后会害死他的。”看書喇

  “官家的一片苦心臣明白,只是玉门关是不是太远了?这孩子不是那能吃苦的孩子,臣怕他一时想不开,再闹出点什么幺蛾子来,反而会有损官家英明。”苏洵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尚摆了摆手道:“欧阳永叔这么多年都在玉门关熬过来了,更何况他这个年轻人了?再说苏轼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到了玉门关说不定他还能带给朕惊喜呢,此事就这么定了,明允不必再劝。”

  见赵尚心意已决,苏洵也只好拱手拜道:“臣遵旨。”

  赵尚走下来握着苏洵的手动情的说道:“明允,朕担心的不是苏轼,而是你,自从朕登基以来,你就跟在朕身边,你我虽然是君臣,但其实朕心里一直拿你当朋友看待,朕马上就要成就不世之功了,这个时候朕不想你不在朕的身边。”

  “官家放心,臣定会等到那一天的。”苏洵眼含热泪的回道。

  赵尚拍了拍苏洵的肩膀道:“朕已经让曾巩回京了,这尚书台最近会非常忙碌,朕希望你和曾巩继续帮朕维持住,蔡京等人虽然能力不差,但毕竟年轻,缺少经验,要是在平常,朕还不急,但是现在不成了,尚书台下的每一道旨意都关系着大宋的安危,朕不可不慎啊。”

  “诺,臣遵旨。”

  送走了苏洵后,赵尚对身后的蔡京问道:“蔡京,这段时间感觉如何?”

  蔡京摸了摸头上的汗回道:“官家,臣感觉压力甚大。”

  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甚好,有压力是好事,但也不能被压力压垮,朕之所以令苏洵、曾巩他们回来,不是不信任你们,而是此时非平常时,朕走的每一步必须都得小心翼翼的,明白么?”

  “官家的苦心臣明白。”蔡京拱手回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