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06章 范仲淹离世

第406章 范仲淹离世

  这天一大早,赵尚便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硬撑了八年之久的范仲淹终于撑不下去了,就在今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九陵满头大汗的跑进来说道:“官家,快走吧,华先生现在正在范府全力抢救,再不走估计就见不到范相了。”

  赵尚立刻下令道:“不用准备御撵了,朕骑马过去,告诉李昭亮,立刻清场。”

  “诺,官家。”

  赵尚飞奔到范府,范仲淹长子范纯佑连忙迎了上来行礼道:“臣参见官家。”

  赵尚扶起范纯佑叹道:“带朕去见见先生吧,另外给你的两个弟弟去信,让他们回京吧。”

  “臣多谢官家,”

  赵尚来到范仲淹的房间,隔着房门便闻见了浓厚的药味,外面的几棵槐树上还落着几只乌鸦,这些扁毛畜生们对于死亡的气息很是敏感,所以它们一大早便来了,准备饱餐一顿,可惜大宋国的宰相是不会允许他们玷污的。

  赵尚摆了摆手道:“李昭亮,去把这些扁毛畜生们都射下来。”

  “诺,官家。”说罢李昭亮一挥手,几个神射手便过去了。

  就在这时,华山终于出来了,华山叹了口气道:“官家,范相时日无多了,您赶紧进去吧,范相应该有话要对您说。”

  赵尚点了点头便快步走进了房间,看着倚靠在床头,消瘦的不成样子的范仲淹,赵尚不禁悲从心来,哀嚎一声道:“先生,您不能舍朕而去啊。”

  “官家,莫哭,莫哭,老臣已经活得够久了,而且老臣有生之年能培养出官家这样的学生,这是老臣一生的荣耀,老臣死而无憾。”范仲淹握着赵尚的手轻轻安慰道。

  赵尚与范仲淹之间的感情很微妙,不像君臣,超越师生,反而更像父子多一些,想当初就是这位老人扶着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在很多时候,范仲淹就是赵尚的定海神针。

  没有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的辅助,赵尚未必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而且赵尚从小便不受赵祯喜爱,从赵祯那里得到的父子亲情并不多,在自己继位后,眼前的这位老人就像一个父亲般教导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补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自从进了屋,赵尚的眼泪就一直没停过,范仲淹叹道:“官家,老臣时日无多了,有两件事,还要提醒官家一番,还请官家先听老臣说完。”

  “先生请说。”赵尚擦了擦眼泪说道。

  范仲淹平复了心情回道:“老臣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都是官家的理想,但老臣还是要多说一句,官家切不可过于急躁,老臣这半年来一直在推算这件事,老臣觉着此时收复燕云十六州胜成只有六成。”

  “先生是不是多虑了?咱们大宋现在兵多将广、钱粮无数,只要不狂傲自大,朕觉着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范仲淹摇了摇头道:“官家,这辽国人还远远没到不懈一击的地步,而且现在其民心未失,斗志强盛,对付这样的国家,很容易便打成持久战,所以老臣建议官家要先分化其民心,瓦解其斗志,这样才算是时机成熟。”

  “先生的话朕记下了,朕回去会好好考虑的。”

  “分化民心的事,老臣知道官家已经在做了,自从安良部成立以来,大宋的贼寇、强盗基本是已经绝迹了,老臣知道官家不是滥杀之人,所以老臣猜想官家一定是把他们撵到了辽国,还有这些年,孔家的人陆续北上,软硬兼施,官家英明啊。”范仲淹笑着回道。

  赵尚有些羞愧的说道:“先生恕罪,这些事朕没有跟先生您商量。”

  范仲淹摆了摆手道:“八年时间,辽国乱了很多,这分化民心的事情官家已经做成了,今日老臣给官家出最后一个主意吧,瓦解辽国的战斗意志。”看書喇

  “先生请说。”

  “老臣听说西夏这几年数次西征,虽然还没有征服身毒,但却带来了许多奴隶与金银财宝,官家您不妨打开辽国与西夏的通道,这样辽国人便有了一个退路,北方待不下去了,还能学西夏人去西征,不至于困兽犹斗。”范仲淹说了这么多话,又忍不住咳嗽起来了。

  赵尚连忙扶住范仲淹道:“先生放心,朕都记下了。”

  此时范仲淹突然抓住赵尚的手说道:“官家,这第二件事,便是朝中的人事变动,王安石此人执拗,这个时候决不能进入中书,富弼是文官中唯一一个精通武事的,枢密院离不开他,所以老臣推荐文彦博进入中书为相。”

  “先生,文彦博与韩琦并不和啊?”赵尚不解的问道。

  范仲淹苦笑一声道:“官家,您忘了您少年时学的那些帝王心术了么?中书权力过大,若是两位宰相共进退,那官家又该如何自处呢?您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才将文官集团的势力打压下去,您现在还想继续走老路么?”

  范仲淹的话点醒了赵尚,赵尚看着这个弥留之际还处处为自己着想的老人,心中不禁悲痛万分,赵尚恭敬的给范仲淹行礼道:“学生谨受教。”

  范仲淹这才松开手,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人世间。

  看着老人僵硬的身躯,赵尚不禁泪流满面道:“先生,您知道么?学生有多想叫您一声亚父啊?”

  这是赵尚的真心话,可惜范仲淹已经听不到了。

  赵尚擦干眼泪,便大步走了出去。

  赵尚看了看屋外的众人平静的说道:“先生已逝,九陵。”

  “奴婢在。”

  “传旨下去,在宣武门外为先生立文庙,文官路过下轿,武将路过下马,百姓路过不许大声喧哗,皇家之人四时祭祀,先生出殡之日,朕亲自抬棺。”赵尚吩咐道。

  “诺,奴才遵旨。”

  范纯佑率领着范家众人也跪下谢恩道:“臣等多谢官家鸿恩。”

  等赵尚出了范府,范府的哭声才传了出来,此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雨,赵尚翻身上马,在雨中狂奔。

  满脸的水,一时之间竟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同时范仲淹的离去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