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402章 解开心结

第402章 解开心结

  这场史无前例的会盟持续了三天方才继续,赵尚将孙节留在了河北之地,王凯驻守雁门关,杨文广驻守银夏路。

  而狄青则跟着赵尚回京了,狄青的威望现在实在是过于大了,这些年大宋的两场大战狄青都是主帅,再过几年,估计其在军中的威望会盖过范仲淹,真正的成为军中第一人。

  虽然赵尚不是那种喜欢乱杀无辜的皇帝,但为了天下,赵尚还是做出了架空狄青的选择,狄青下一次领兵估计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了,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大宋天下,更是为了保护狄青。

  因为人心这东西是最深不可测的,这么多年,赵尚感觉自己都变了很多,所以赵尚不敢确定狄青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离开了泥古寨,大宋终于再一次迎来了和平,这场战争已经延续了一年多时间了,兵困军乏,国库耗尽,这便是大宋现在的真实写照,要不是高继宣这几年一直在西南为朝廷补血,现在的大宋说不准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对于高继宣的功劳,赵尚也没有忘记,其八十多岁的老母一跃成为了承德王妃。

  这是将门中第一次出现了“王”的封号,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些将门年轻子弟纷纷以入伍从军为荣,据锦衣卫密奏,这段时间京城内的青楼生意差了很多。

  回京的这一路上,狄青都是强颜欢笑,赵尚看破但未说破。

  这天赵尚将赵曙叫到了自己的銮车上,赵曙出了一趟远门,身体又强壮了很多,但也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爱跑马,不喜欢读书了,赵尚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未来成为一个武皇帝。

  所以便故作不悦的问道:“最近读书了么?”

  “儿臣读了。”赵曙有些心虚的回道。

  赵尚头也不抬的继续问道:“读了什么?”

  “读了《史记》。”

  赵尚抬起头来道:“太史公的书读读也就罢了,但有些事不可太当真,因为太史公写这本书的时候,主观意识太强了,这便导致有些事情脱离了真史,要想真学史,回去后要多像司马光请教,知道么?”

  “儿臣知道了。”赵曙拱手拜道。

  赵尚继续考较道:“既然你读了《史记》,那就谈谈你对秦二世的看法吧?”

  “儿臣觉着这秦二世是个大大的昏君,始皇帝留下的底子多么雄厚啊,被他三年给败坏完了,所以说他不仅是个昏君,还是一个败家子。”赵曙侃侃而谈道。

  赵尚叹了口气道:“还有么?”

  赵曙有些迷茫的摇了摇头,赵尚冷哼一声道:“书都读进狗肚子里去了,记住了,要想了解秦二世这人,不能光读《二世传》,还有读《陈涉吴广传》与《项羽传》,明白么?”

  “孩儿明白了。”赵曙有些委屈的回道。

  赵尚摆了摆手道:“行了,先退下吧,回去写一篇心得体会交上来。”

  “诺,父皇。”

  等到赵曙离开后,九陵在旁小心的劝道:“官家,蜀王殿下还小,您不必如此苛责。”

  赵尚摆了摆手道:“别为他说好话了,他未来面对的局势比朕还要难,此时要是不对其严加管教,以后就更麻烦了,希望朕的一片苦心,这孩子能明白。”

  “放心吧,官家,蜀王殿下一定会明白的。”

  赵曙委屈的回到自己的车上,他的贴身内侍郑和小心的送过来了一盘梨子,这种青梨子是赵曙的最爱,但今日赵曙连看都没看一眼,揉了揉眼睛,省得眼泪会掉下来,冷哼一声道:“从今日开始,本王要闭门读书,任何人都不准打扰,明白么?”

  “奴才明白。”郑和连忙应道。

  而另一边,赵尚正在接见狄青,两人的桌前还摆着酒菜,赵尚摆了摆手,九陵便给二人满上了酒。

  赵尚笑道:“这是朕带来的桃花酿,还是出自开封城外的桃花庄,这些年狄卿一直为国在外奔走,估计有很多年没喝到了吧。”

  “确实,闻见这味道,臣的酒瘾都被勾起来了。”狄青笑呵呵的应道。

  赵尚笑着点了点头道:“甚好,这第一杯朕要敬卿家的忠心,这些年卿家为朕、为大宋出生入死,扩地千里,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来,狄卿,咱们君臣满饮此杯。”

  “臣多谢官家。”狄青感激涕零的回道,手中的酒也是一饮而尽。

  赵尚亲自给狄青满上,狄青受宠若惊道:“官家如此厚恩,臣不敢当啊。”

  赵尚笑道:“有什么不敢当的?没有你狄汉臣,这世上还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呢?”看書溂

  狄青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也知道说这段话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奸雄曹操。

  狄青吓了一个激灵,连忙跪下道:“臣万万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之想啊。”

  赵尚笑着扶起狄青道:“狄卿,你听朕说完啊。”

  “官家但说无妨。”狄青心惊胆战的回道。

  赵尚叹道:“这第二杯酒朕敬的是卿家的仁,什么叫仁呢?路上见到一个乞丐,可怜他,所以施舍给了他一些铜钱,这不叫仁,而真正的仁便如狄卿这般,可以惠及万民。”

  “官家过誉了,臣愧不敢当啊。”狄青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道。

  好不容易等狄青平复好心情,赵尚举起酒杯继续说道:“狄卿,这第三杯是朕有事相求。”

  “官家,您尽管吩咐,臣鞠躬紧促,死而后已。”

  赵尚笑道:“两件事,只要狄卿帮朕办成了,朕保准狄家与国同休,其一便是朕希望狄卿能为朕收复故土。”

  “官家放心,燕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复,臣便一日不敢死。”

  “哈哈,辽皇若是知道你我君臣有如此豪情,估计是不敢放你我君臣返回大宋的。”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就凭辽皇也配与官家争锋。”狄青冷哼一声道。

  赵尚摆了摆手笑道:“可不敢小看任何一个敌人?朕现在说第二件事,这第二件事在朕心中还要重于收复燕云十六州,皇长子曙年少聪慧,朕希望卿能好好的培养他,让他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君主。”

  “臣明白官家的一片苦心。”

  当天,狄青与赵尚相谈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才高兴的回到自己的车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