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95章 我要当太子

第395章 我要当太子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赵尚看着曹艾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问道:“怎么了?皇后,是不是朕昨晚喝醉了做了什么不妥的事?”

  曹艾连忙摇了摇头道:“官家,不是您,是昨晚曙儿突然回来了。”

  “哦,曙儿回来了,那你怎么也不早说啊?朕也有一个多月没见到他了,甚是想念啊,怀吉,你去叫蜀王一起来吃早饭吧。”赵尚兴奋的回道。

  梁怀吉干笑两声道:“官家,蜀王殿下现在正在太庙。”

  “去太庙干什么?”赵尚终于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头了。

  曹艾叹了口气请罪道:“官家,是臣妾安排他去的,昨晚这孩子跑回宫来跟臣妾说他不想娶一个辽国女子为妃,所以臣妾便安排他去太庙反省了。”

  听到这话,赵尚摆了摆手道:“朕还以为什么事呢?就这点小事至于么?”

  曹艾有些委屈的回道:“官家,孩子大了,与臣妾这个母亲也生分了,还请官家多多教导。”

  曹艾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便是埋怨赵尚有些不管不顾,当初让赵曙与辽国和亲的是赵尚,现在孩子不愿意了,赵尚也毫不在意,殊不知这种态度以后会在孩子身上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这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来掌控孩子的人生,无论这种人生是不是孩子喜欢的,父母都会觉着这是为你好,孩子不领情,父母还会大怒。

  赵尚放下手中的包子叹了口气道:“朕现在就去一趟太庙。”

  等到赵尚离开后,曹艾的贴身宫女担忧的问道:“娘娘,您如此不给官家留颜面,会不会惹怒官家啊?”

  曹艾叹道:“这个时候本宫什么都顾不得了,本宫不仅是一位皇后,更是一位母亲,自己儿子受了委屈,本宫定要给他讨个公道,也就是这个时候,本宫才明白官家所说的“为母则刚”的含义,有的时候,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啊。”看書溂

  赵尚来到太庙,便看见了靠在铜柱上打盹的赵曙,想想赵曙在这里跪了一夜,赵尚便有些心疼。

  赵尚脱去自己的外衣帮赵曙披上,也许动静有些大,赵曙被惊醒了,赵曙睁眼看见是赵尚,大吃一惊,连忙请安道:“孩儿拜见父皇。”

  赵尚笑着扶起赵曙道:“跪了一夜,累了吧?先吃点饭,然后就回去好好歇歇,有些事朕不会再强迫你,但是需要你亲自去看,亲自做出决定。”

  听了赵尚的话,赵曙多日的委屈一下子便爆发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孩儿知道宋辽和亲的好处,但孩儿真的不想娶一个辽国公主为妃,还请父皇成全。”

  赵尚摸着赵曙的头叹道:“痴儿啊,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朕也听过,好多人都说若你一旦娶了辽国公主,那么太子之位便与你无缘了,因为大家都觉着大宋未来的皇后不可能是辽国人,是么?”

  赵曙点了点头鼓起勇气来说道:“孩儿想当太子。”

  赵尚笑道:“你能说出这句话,朕很欣慰,朕也想让你当太子,也就是因为你要当太子,所以才要娶辽国公主呢?”

  “为什么啊?”赵曙不解的问道。

  赵尚蹲下来耐心的回道:“曙儿,你知道么?辽皇之所以同意让女儿嫁给你,那是因为在辽皇心中,你就是大宋未来的太子,朕若不让你当太子,那么宋辽之战还会重启,你背后的那些势力也会与朕分道扬镳,到那时外有强敌,内有奸佞,你让朕怎么处理?学汉武帝把人全杀光?还是学你祖父那般和稀泥呢?这些都不是朕的选择,对于自己的儿子,朕还是放心的,既然你当太子对朕、对你自己、对大宋都有好处,朕为什么要改弦易张呢?”

  赵曙惭愧的拱手拜道:“父皇,是孩儿孟浪了,这番话包师父也跟儿臣说过,但儿臣没有听进去。”

  赵尚摇了摇头道:“怪不得包希仁前段时间生病了呢?原来根子在这里呢,好了,你明日就去看看你先生吧,现在先跟朕回宫。”

  “诺,父皇。”

  赵尚与赵曙回宫后,曹艾看着谈笑风生的父子俩,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等到赵曙离开后,曹艾笑着说道:“还是官家有办法啊,这孩子比较犟,臣妾说的话都不管用。”

  赵尚一把将曹艾搂在怀里坏坏的问道:“皇后,你可是狠狠的冤枉了朕?你说朕该如何惩罚你啊?”

  曹艾害羞的回道:“官家,不要这样,还有这么多人在呢。”

  赵尚在曹艾耳边小声的说道:“要不今晚咱们试试那第十八页的姿势?”

  说完赵尚便大笑着去前朝处理政事了,只留下了面红耳赤的曹艾。

  赵曙休息了一上午,到了下午便直奔包府而去,临行前曹艾还给赵曙带上了许多礼品。

  赵曙见到包拯的时候,包拯正精神奕奕的在书房里写字,赵曙苦笑一声道:“先生啊,您好歹装一下啊?就不怕被锦衣卫的人发现?”

  包拯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笑着回道:“殿下不用担心,官家相信老臣,所以没有往老臣府中塞锦衣卫的人,这个老臣还是知道的。”

  “先生英明,那些文武大臣们就该学学先生,以天下为公,这样大家都省得麻烦了。”

  包拯摆了摆手道:“不可学啊,这私心太重的人也可以用,就看殿下您怎么用了?”

  赵曙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

  包拯笑道:“此事日后再谈,殿下,是不是官家答应立您为太子了?”

  赵曙兴奋的应道:“还得多亏了先生这个以退为进的办法,孤谢过先生了。”

  包拯叹了口气道:“殿下,当初老臣给您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让您耐心等待,而您偏偏选择了中策,这还是耐心不够啊,看来老夫病好后又有活干了。”

  赵曙有些尴尬的回道:“先生息怒,孤知错了。”

  包拯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您还年轻,多错反而是好事,再说现在选择了中策,结果也很好啊。”

  “哈哈,多谢先生教诲。”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