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89章 立太子的必然性

第389章 立太子的必然性

  陈尧佐不负所望的得到了赵尚的命令,一时之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起来。

  站在一旁的孙节与张尧臣也是唏嘘不已,一个心怀天下的人被按在这小小的泥古寨七年时间,看着自己的同僚们在建功立业,而自己却无报国之门,这煎熬确实难受。

  孙节小声的劝道:“先生,您马上就要出使辽国了,这一去生死难料,要不你还是和家里先去一封信吧?”

  陈尧佐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时间不等人,多拖一天就多一分风险,而我们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老夫准备一下,今日就出发。”

  最终二人还是没有拦住陈尧佐,当日陈尧佐便离开了泥古寨直奔辽上京城而去……

  见陈尧佐上路了,范仲淹也准备回京了,临行前,范仲淹将狄青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狄青喝了口茶缓缓说道:“范相,您这次回京后恐怕还会不得闲吧。”

  范仲淹摆了摆手道:“放心吧,这次回京后老夫就要去修书了,这些军国大事除非官家问老夫,否则老夫一句话都不会多说的。”

  “啊,这不可能吧?我可听说庞相做的并不是特别让官家满意。”狄青低声说道。

  范仲淹笑道:“你是个武夫,就不要把目光放在这朝堂勾心斗角上了,庞籍做的不让官家满意,难不成老夫就让官家处处满意了么?也不一定,这相权与君权总是相悖的,只是老夫有些虚名,才会让官家更敬重一些,放心吧,大宋也只有一个范仲淹而已,官家不会允许大宋再出现第二个范仲淹的。”

  “谨受教。”

  范仲淹继续吩咐道:“汉臣啊,等到宋辽之战落下帷幕后,你在河北也呆不长了,记住了,这段时间非常关键,千万不能出差错,只要你能熬过这段时间,回到京城才能不受掣肘。”

  “范相的教诲狄青铭记在心……”

  不出意外的话,陈尧佐这次出使辽国应该会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因为不光赵尚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辽皇同样也需要时间来处理国内耶律重元留下的烂摊子。

  耶律重元虽死,但他毕竟当了几十年的皇太弟,残余势力还有许多呢,不搞定这些人,辽皇心中也难安。

  皇帝都是自私的,卧枕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这一点上,赵尚与辽皇有着相同点……

  河北战事落幕之后,赵尚也好好的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带着皇后去了巩县看望自己的儿子。

  算起来,赵尚也有接近半年时间没见过赵曙了,赵曙这半年个子长得很快。

  赵尚摸着自己的短须不禁叹道:“时光如梭,日月如箭啊。”

  曹艾在旁笑道:“官家,怎么感叹起来了?是不是觉着咱们都老了?”

  赵尚低声回道:“朕确实老了,但皇后可不是,昨晚朕见到皇后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洞房花烛的那一夜。”

  这么多年曹艾还是不习惯赵尚的流氓话,害羞的转过了头。

  见曹艾这幅娇羞模样,赵尚不禁大笑了起来,这时福康凑了过来问道:“皇兄,您在笑什么啊?听起来好渗人啊。”

  赵尚白了福康一眼冷哼道:“小丫头片子,你管这么多干什么?朕可告诉你啊,以后受了委屈,要先告诉朕,不可再随便乱跑了,要是再有下次,朕打折你的腿,听到了么?”

  福康委屈的应道:“知道了,皇兄。”

  “还有一件事啊,你与曹越虽然已经有了婚期,但毕竟还没过门,像你俩这般天天腻在一起成何体统?”赵尚继续训斥道。

  福康撅着小嘴不回话,一旁的曹艾连忙解围道:“福康,赶紧过来,咱们去河边走走。”

  福康如临大赦,匆匆的给赵尚行了一礼便跟着曹艾离开了。

  看着福康的背影,赵尚对凑了过来的包拯叹道:“哎,不知不觉,福康都这么大了。”

  包拯给赵尚倒了一杯茶笑道:“官家啊,皇家父慈子孝、兄妹和睦,这是天下之福啊。”

  “是啊,可惜红袖那个蠢女人不懂这些,包卿,朕能感觉的到曙儿对红袖母子是有很大怨言的,现在这孩子也大了,与朕交心也少了,包卿,你可要替朕好好劝劝曙儿,朕不希望兄弟相残的惨事反正在朕身上。”赵尚叹了口气说道。

  包拯摸着胡须笑道:“官家您多虑了,蜀王殿下英明神武、仁慈无比,老臣相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赵尚苦笑一声道:“你倒是比朕更了解自己的儿子,看来朕这个父亲当的很失败啊。”

  包拯叹道:“官家,恕老臣直言,蜀王殿下这个年纪其实并不需要学多少东西,蜀王殿下现在缺的是陪伴。”

  赵尚点了点头道:“包卿所言甚是,朕记下了,那朕是不是要接曙儿回宫啊?”

  包拯摇了摇头道:“不可,蜀王殿下为太后守孝三年的事情已是天下皆知,一时传为美谈,这个时候我们万万不能自砸招牌,而且依老臣之见,三年之后便是官家立太子的时候了,国本已定,天下人才能安心。”

  “这是不是有些早了?”三年后赵曙也不过十一岁,这个年纪立为太子,使其成为众矢之的,赵尚也确实有些担心。

  包拯站了起来大礼参拜道:“官家等得及,可天下人等不及啊,老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官家您的太子之位是怎么来的,想必您也清楚,以先帝之柔弱,在这件事上尚且如此执拗,若官家另有他想,那可就是大宋的灾难啊,大宋的底子本就薄,所以我们不能像汉武帝那般折腾,一个巫蛊之祸对于当时的大汉国来说,不过就是伤筋动骨,但若发生在我大宋,那很有可能便是亡国的危险,大宋要想真正的实现复兴,老臣保守估计也得需要百年时间,而且在这百年时间内,我们还不能行错一步,臣的一片苦心,还请官家明鉴。”

  赵尚扶起包拯应道:“包卿的一片忠心朕知道,包卿放心,此事朕会好好考虑的。”

  “老臣再多说一句,蜀王殿下虽然年幼,但他身后的势力官家也要注意,我大宋之君不可被他人所左右。”

  赵尚郑重的点了点头应道:“此事朕会小心的。”

  “官家圣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