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78章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第378章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为什么咱们大宋不受待见呢?”这是赵尚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课,这节课讲完之后,那些国子监监生们就要去准备科举了,下一次再见到赵尚估计就是在科举之后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人可能永远见不到赵尚了,因为科举毕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看書喇

  所以今日的这节课赵尚很重视,只要讲好这节课,哪怕日后他们不去当官,步入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不会太差。看書溂

  “很多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殊不知真正的原因就在我们眼前,朕继位以来丝毫不敢懈怠,便是因为朕发现咱们大宋面对的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唐有突厥,汉有匈奴,但匈奴、突厥有皇帝么?他们没有,他们只有单于,而单于对他们整个民族的管控又很松,所以汉唐有各种软刀子可以从他们身上割肉,但是到了咱们大宋,却变了,咱们大宋越变越弱,而敌人却越变越强,这就是原罪啊……”赵尚侃侃而谈道。

  赵尚在上面说的起劲,下面的学生们也听得认真,余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九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赵尚讲课时没有人敢打扰,除非有特殊情况。

  赵尚干咳一声道:“今日就先到这里吧,下课吧,朕先在这里祝诸位可以在科举中考一个好成绩。”

  “学生多谢官家。”众人毕恭毕敬的拜道。

  赵尚回到自己的房间,喝了一杯茶缓缓问道:“什么事啊?”

  “启禀官家,怀吉刚才派人送信来了,耶律重元的叛乱失败了。”九陵小心翼翼的回道。

  听了这话,赵尚并没有动怒,淡淡的问道:“意料之中的事,结果如何?”

  “官家,结果不太好,耶律重元那个废物被人家给算计了,让人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赵尚揉了揉额头叹道:“看来这次运气终于不站在朕这边了,朱孝武等人脱身了么?”

  九陵苦笑一声答道:“官家,朱指挥使已经脱离了危险,但因为此事也惹怒了辽皇,辽皇现在正在把咱们大宋的商贾往回撵呢,日后锦衣卫再想收集情报可就难了。”

  锦衣卫之所以能在几个敌国混的如此如鱼得水,大多是背靠大宋那无孔不入的商贾们,大宋的商贾们是全世界上最不怕苦的一拨人,他们跋山涉水,哪里可以赚钱,他们就去哪里?毫不犹豫的说他们的足迹比大宋的大军走的要远得多。

  赵尚看向了一旁的余靖很无语的说道:“先生,朕这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余靖摸着胡须缓缓说道:“官家,老臣觉着这倒是一个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赵尚不解的问道。

  余靖笑道:“让您自醒的好机会,间者,主要是弱小之国对抗强大之国所用的,对于宋辽这种大国,这种情况绝不能长久,要是阴谋诡计之事就能解决世上所有问题,那还要军队做什么?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

  从余靖嘴中永远听不到好话,赵尚又被狠狠的说教了一番。

  赵尚哭笑不得道:“先生啊,朕本以为包拯走了后,朕的耳朵会清净很多,没想到又来了一个您。”

  “哈哈,官家是后悔将老臣召回京了,若官家真的后悔,现在贬老臣出京,老臣也绝对没有怨言。”余靖大笑道。

  赵尚摆了摆手道:“算了吧,这欺师的名分朕还不想背,先生还是留在京城帮着朕好好调教调教这些学生吧,再说先生说得也对,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朕又何必强求?”

  说完赵尚便豪迈的离开了……

  回到福宁殿,赵尚立刻召集重臣来商讨此事,众人都到齐后,赵尚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锦衣卫刚刚传来消息,耶律重元已经失败了,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诸位卿家都说说吧,关于此战有什么好的想法?”

  庞籍第一个站出来说道:“臣等一切谨遵官家旨意。”

  这个皮球踢得很有水平,让赵尚有些无话可说,见众人都是这个意见,赵尚冷哼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战吧。”

  “诺,官家。”

  此时司马光突然站出来说道:“启禀官家,与辽国开战乃是早就定好的国策,既然不可避免,一战又何妨?只是臣有一点,还要说与官家听。”

  司马光从来对军事就不太感冒,而且也不胡乱发表意见,今日竟然主动站出来了,真是令赵尚又惊又喜。

  赵尚迫不及待的说道:“卿家速速道来即可。”

  司马光不卑不亢的回道:“此战无论怎么打,臣都没有什么好建议,只是有一条,臣定要竭力相阻,那就是官家您不能再御驾亲征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官家身为天子,更应坐镇中枢,指挥四方,不可轻易涉险……”

  还不待司马光说完,赵尚便打断了他的话道:“朕知道了。”

  说完赵尚便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这几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很多人死咬着赵尚不放,每个大臣都想学习包拯,恨不得抓到赵尚就进谏一番。

  赵尚既然已经下了命令,其余的事自然也就不需要赵尚来操心了中书、枢密院、三司这几个朝中重要机构自然会完成。

  赵尚从不学自己的太爷爷赵匡义,千里之外就给统兵大将下命令,赵尚一般情况下只告诉统兵大将作战的目标,至于该怎么打?赵尚从来就不过问。

  赵尚虽然还是战场小白,但也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的道理,一个人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像太宗皇帝那般画好了图送到前线,让前线按照图纸来排兵布阵,那纯粹是找死,别说赵匡义了,就是诸葛武侯在世也不敢这么做啊。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旦朝廷下达征战的命令后,整个朝廷中枢的压力就小很多了,因为他们不再负责具体作战战略了,他们只管后勤,至于能不能打赢就是那些武将们的事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拥有的良好美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