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55章 后院起火

第355章 后院起火

  王安石三人虽然极其不想出去,但是现在后院起火了,三人也不得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天牢。

  至于新法的制定,赵尚还是押在了这三人身上,并没有交给其他人。

  这三人能力、手腕不缺,各有各的特点,王安石比较激进,而司马光比较死板,再加上苏洵在其中和稀泥,这三人之间可以达成一个完美的平衡。

  虽然王安石有“拗相公”之称,但赵尚却下了一道死命令,最终新法的形成,必须三人同时签字才能生效,无奈之下,王安石也只好退一步了。

  毕竟赵尚不是宋神宗,是王安石的铁杆粉,非王安石而不用。

  没有了王安石,还有苏洵、韩琦、庞籍、富弼等人可用,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便是人才。

  除了这些老人,今年的科举名单赵尚也看过了,有章惇、王韶、苏轼、苏辙、曾布、王雱、明元吉等人,堪称人才济济啊。

  把这三人放出天牢后,还有一个大好处,那就是三司使、四方馆、台谏三个重要机构也可以正常运转了,这样中书的压力就小很多了,最近什么事情都压在中书,可把庞籍与韩琦给累坏了。

  苏洵回到家中,首先是把两个儿子弄到祖祠去罚跪,然后又将自己的夫人好好训斥了一顿,而且还给夫人下了禁足令。

  苏夫人大怒之下,苏洵睡了好几天书房。

  而王安石家里可就麻烦了,王安石的性格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劝人的性格,所以当他见到王安国时,便劈头盖脸的先是骂了一顿,然后不解气,操起一根木棍还准备要打。

  多亏被王安石的夫人吴氏给拦住了、

  王安国见状也怒了,毕竟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被自己的哥哥打,这还要不要脸了?

  王安国怒吼一声道:“凭什么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就不行呢?出使辽国是我自己的选择,不用你管,你给我安排的那个狗屁御史我还不稀罕呢。”

  说完王安国便摔门而出了。

  王安石看着弟弟的身影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哎,真是书生意气啊,有的时候这种白白牺牲是最愚蠢的做法。”

  吴氏在旁埋怨道:“老爷,小叔也就是一时糊涂,您慢慢劝就行了,干嘛发这么大脾气啊?”

  王安石甩了一下袖子怒道:“妇道人家,你知道什么?”

  吴氏听了这话,冷哼一声道:“老妇既然是妇道人家,那大老爷今天就不必回房去睡了,还是去书房凑合一晚吧。”说完吴氏便盛气凌人的离开了。

  只留下王安石一人在那哀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就在这时,王安石看见了窗户上有一个人影,便冷哼一声道:“元泽,是你么?赶紧进来吧。”

  王雱走进来恭敬的行礼道:“孩儿拜见爹爹。”

  王安石尴尬的问道:“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你有何看法?”

  王雱思考一会,小心的回道:“爹爹,孩儿与他人意见不同,觉着叔父此去不会有太大危险,但是要想回来恐怕就难了。”

  王雱的话宛如一道霹雳,让王安石恍然大悟。

  王安石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辽皇不是傻子,相对而言,辽皇虽然年轻,但还算是英明,这些年耶律重元大权独揽,而辽皇却没有随意动手,而是以游猎为名训练出了一支强军,所以耶律重元不死,辽皇是不敢与宋国开战的,最多就是为了面子,在局部地区与我大宋展开拉锯战,而你叔父此去辽国,其实就是官家送去的出气筒,要是无名无姓之辈,可能真会被辽皇给杀掉,但越是才学卓越之辈,辽皇反而不敢动手,因为在辽国也有许多汉人官员,在辽国朝廷中,那些汉人文官的势力还不小,为了这部分人,辽皇也不敢随意杀人。”

  王雱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辽皇虽然不会杀叔父他们,但恐怕也会囚禁叔父他们,难不成真让叔父去当苏武不成?”

  王安石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没办法啊,估计你叔父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如此有恃无恐的,既然他想当苏武,那老夫也只好成全他了。”

  “那这么说爹爹是同意了?”

  王安石点了点头道:“不同意又能如何?如果这次爹爹把他拦下来,那他可就成了笑话了,这样他会活得生不如死。”

  “爹爹英明……”

  福宁殿中,赵尚也正在与张载讨论这件事的得失,在张载的劝说下,权衡利弊之下赵尚还是同意令王安石与冯京二人出使辽国了。

  这件事即使有再大的风险,也抵不上那一丝成功的可能性带来的利益大。

  现在宋朝众人对于辽皇的评价都很高,以为他带领大军到处游猎是在隐忍,这样的帝王一旦奋起,那将是不可抵挡的。

  只有赵尚知道这位皇帝是真的喜欢打猎,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打猎中度过的,也就是因此,他差点丢了皇位,也就是因为他,女真人才慢慢崛起的。

  所以一见张载等人提起辽皇如临大敌的模样,赵尚就想笑。

  这时王琳来了,赵尚挥手让张载退下,然后问道:“大伴,耶律重元那里怎么说?”

  王琳叹了口气道:“耶律重元这个老废物,还是下不了决心。”

  赵尚冷哼一声道:“既然他下不了决心,那你们就不能帮帮他么?耶律重元虽有凌霄之志,却没有相匹配的能力,但是朕不同,咱们可以继续加大筹码。”

  “还请官家明示。”王琳好奇的问道。

  赵尚冷声说道:“只要他耶律重元敢反,朕就将封桩库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助他一臂之力。”

  “官家,万万不可啊,那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国朝不到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不可轻动啊。”王琳连忙劝道。

  想当初太祖赵匡胤第一次北伐之际,大败而归,回来后就设了封桩库,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买回燕云十六州。

  后来慢慢的这笔钱也变成了大宋王朝最后的底气,不到生死攸关之际不可轻动。

  赵尚摆了摆手道:“无妨,朕只是给他一种希望而已,损失些许钱财能换来辽国内乱,这是很划算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