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12章 将门的底牌

第312章 将门的底牌

  金明驿是黄河南岸一个小小的驿站,因为这里背靠黄河,旁边群山环绕,易守难攻,所以与高继宣对峙的张绛便将粮草放在了此处。

  张绛虽然身为国丈,女儿在宫中也很受宠,但一直都是一个小心谨慎的性子,与高继宣以河为界,步步为营,高继宣发起的多次渡河攻击都被张绛给打败了。

  而对于这金明驿张绛也很重视,即使前方的战事再紧张,这里都会有一支五千余人的大军驻守,而且金明驿与大营之间,每隔五里便设置了一处兵站,所以即使宋军偷偷渡河,也很难不被发现。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张绛只在西面设立了兵站,对于金明驿东面却没有派军驻守,不是张绛不想,而是东面高山耸立,宋军即使插上翅膀也过不来,

  高继宣正是以此为契机,准备打张绛一个措手不及。

  东面的山路虽然陡峭,但并不代表着无人通过,在这里还有一条小路,虽然难走,但还能行人,走这条路只要高继宣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渡过大河,定会给张绛一个突然袭击。

  这条山路是将门中人之前往西夏走私的一条秘密通道。

  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高继宣也是下了血本,好好的一条吸金路便这么毁了。

  不仅如此,走这条路还不用担心后勤不足,因为这大山中有许多山贼,而这些山贼也都是将门中人。

  想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将门中人都吓坏了,纷纷给自己家安排后路,这里也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谁知太祖皇帝是位真汉子,将门中人兵权解除后,对将门是秋毫无犯,而且还与其共富贵。

  于是这些人便留在了这里,遇到灾年时,将门会接济一下粮草,平常他们就在山里种地、打猎,自给自足。

  所以当高继宣渡过大河之后,便立刻见到了接应的人。

  来人是一位身高九尺的汉子,见到骑在马上的高继宣立刻拱手拜道:“高远参见家主。”

  高继宣高坐马上,淡淡的问道:“怎么这次只有你一人过来了?石、曹、潘家的人呢?”

  高远有些羞愧的回道:“家主,侄儿无能,没有说服那些人,他们只答应供应粮草,却不想出面。”

  听了此话,高继宣恨恨的一甩马鞭怒道:“这群鼠目寸光的家伙,现在锦衣卫的人无孔不入,这里早晚会被发现的,还不如借此机会来赚一些军功呢,看来这些年他们这土皇帝当的太舒服了,都忘记了当初祖宗战战兢兢打江山的辛劳。”

  高远小声的劝道:“家主,他们认为此次即使胜利也是我高家一家之功,与他们的关系不大,所以他们才不想露面呢。”

  高继宣长叹一声道:“混账,他们非得把老夫也逼出将门不成?”

  正在这时,高继宣身后的一个年轻人主动请缨道:“大帅,末将王显蛟请命去说服众人。”

  这王显蛟是王世隆的亲侄子,平常作战勇猛,算得上将门中人的后起之秀。

  高继宣见他主动请缨,心中也非常高兴。

  高继宣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与高远一起去,告诉他们,本帅只等他们半天时间,要是误了时辰,本帅就拿他们家中的子弟去填路。”

  “诺,大帅。”

  高继宣这次也是下了狠心了,要是这些人拒不配合,他就准备将其全部拿下,押回京城去,反正早晚这里也会暴露。

  到了傍晚时分,高远与王显蛟疲惫的回来了。

  两人顾不上身上的灰尘,立刻赶往高继宣帐中。

  高继宣见到二人立马问道:“结果如何?”

  王显蛟笑呵呵的从怀里拿出一份地图递给高继宣道:“大帅,幸不辱命,那些人已经答应了,大军可以放心前进,每个山头都会有人接应。”

  高继宣把地图紧紧的攥在手中大笑道:“哈哈,大事可成矣。”

  然后高继宣便下令大军连夜赶路,高继宣明白这时候打的就是一个时间战,要是晚了,难免不会走漏消息,毕竟从开国至今也有百余年了,这其中之人有没有异心谁也不敢保证。

  再说如果自己赶到狄青之前取得胜利,也就能在官家那里稳压狄青一头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高继宣踏上了旅途,殊不知此时狄青已经大破敌军了……

  清州城下,大战过后却显得异常安静,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清州城内的人基本都死光了。

  三天前张贺与郭逵率领的先锋部队与米勒古的五万大军在此处相遇,展开了激战,清州城的百姓看的一清二楚。

  两军交战正酣的时候,狄青率领大部队及时赶到,米勒古大败而归,逃回兴庆府。

  这个时候狄青本以为清州城会一鼓而下,没想到却受到了坚决的抵抗,最可恶的是抵抗的还都是汉人。

  狄青大怒之下下达了“三日不封刀”的命令。

  一般情况下,到达敌国境内,为了显示大军军威,让大军有个释放的地方,都会屠城。

  但是这种屠城一般杀的都是城内的大户人家,对于普通百姓则是秋毫无犯,不像现在这般,三日不封刀的意思其实就是城内鸡犬不留的意思。

  三日过后,宋军一个个心满意足的从清州城内走了出来,至于城内,已经基本上没有活物了。

  对于狄青的这个命令,副将郭逵与张贺持两种不同意见。

  郭逵觉着狄青不该这么做,此事一旦传回国内,可想而知那些御史们绝对会蜂拥而上,将狄青弹劾成筛子。

  但是张贺却觉着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身为西夏人,这种事很常见,打完胜仗后烧杀抢掠那是应该的,要是不这么做,才反常呢。

  狄青认真的看了一眼郭逵淡淡的问道:“仲通,你觉着此战过后老夫会受到什么奖赏?”

  “狄帅是西征主帅,若拿下兴庆府,狄帅自然是首功,以官家的脾气,奖赏应该少不了。”郭逵老老实实的答道。

  狄青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老夫也担心这一点啊,要是赏无可赏,老夫还能领兵收回燕云十六州么?到那时就是官家同意,估计文武百官也会竭力反对吧,还不如现在犯点错给他们一点把柄呢。”

  听了狄青的话,郭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狄青这是在自污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