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296章 论《三国》

第296章 论《三国》

  赵尚做事有时候过于仁慈,这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品质,但是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尚反而更受文武大臣的拥护。

  这是王琳这个耍了一辈子阴谋诡计的老内侍所不理解的。

  但是范仲淹这些在朝堂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臣却明白:帝王之道无非便是“内圣外霸、刚柔并济”八字而已。

  天启十年的上元节刚过,范仲淹便病倒了。

  华山与华强父子连夜入驻范府,这才保住了范仲淹的一条性命,但也留下了后遗症,那就是范仲淹的左腿不听使唤了。

  范仲淹有四子,长子范纯祐、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均已出仕,不在京城为官,只有四子范纯粹在京中国子监读书。

  所以这几天也一直都是范纯粹来照顾范仲淹的衣食起居。

  这天,范仲淹刚刚睡下,范纯粹还没来得及回房歇息一番,便只见管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范纯粹不悦的说道:“这几天父亲身体不适,不是不见外客么。”

  “启禀四公子,是官家来了。”

  范纯粹不敢怠慢,连忙小跑着去了前院。

  前院赵尚正打量着这相府的摆设,打量一番赵尚不禁叹道:“范相不愧为士林领袖啊,光这份清廉就够名垂青史了,这哪是宰相的府邸啊?甚至还不如一个七品县官的府邸豪华呢?”

  “这也是老奴佩服范相的地方。”王琳笑着回道。

  正在这时,一个少年人匆匆而来,拱手拜道:“学生范纯粹参见官家。”

  赵尚摆了摆手笑道:“免礼吧,你父亲病情如何了?”

  “启禀官家,家父已无大恙,刚刚歇下。”

  赵尚笑道:“看来朕来的不是时候啊,你带朕去范相的书房呆呆,等范相睡醒后叫朕即可。”

  “官家,这样不合礼仪……”

  还不待范纯粹说完,赵尚便打断了他的话道:“朕与先生既有君臣之情,亦有师生之谊,你不要多想,前面带路即可。”

  “诺,官家。”

  等到了范仲淹的书房,赵尚不禁笑道:“范相处处简朴,这书房却是奢侈之极啊,这些书估计比朕的御书房的书还要多。”

  范纯粹在旁赔笑道:“家父常说,金银珠宝,饥不能食,渴不能饮,还不如多给子孙后代存一些书呢。”看書喇

  赵尚叹道:“哎,先生这一辈子真是活通透了,有些人是远远不及啊。”

  “官家过誉了。”

  进了书房,赵尚便找了一本《三国志》看了起来,范纯粹上了茶水、糕点,也不敢打扰赵尚,便告退了。

  赵尚看了有两个时辰左右,一个苍老慈祥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官家,这《三国志》乃是陈寿所传,陈寿此人虽然有才,但老臣却不耻其为人,就因为陈寿与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有恩怨,竟然在书中大肆贬低武侯,此乃小人行径也。”

  “哦,先生所言可有根据?”赵尚好奇的问道。

  “武侯谨慎,五出祁山,意欲恢复大汉社稷,虽未成功,但也值得后人敬佩,到了陈寿嘴中,却变成了: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难道不是贬低么?想当初武侯北伐之时,曹魏朝廷胆战心惊,要是武侯真的不擅长兵事,他们又在怕什么?”范仲淹笑着解释道。

  赵尚认真的看了一眼范仲淹缓缓说道:“先生想当诸葛武侯,可朕不想当刘阿斗啊。”

  范仲淹苦笑一声道:“官家,您多虑了,老臣的一片丹心苍天可鉴,老臣只是想告诉官家,诸葛武侯能拖着病体北伐,老臣也可以,老臣希望官家西征之时不要落下老臣,老臣虽老,但为官家处理一些琐事还是没问题的。”

  赵尚点了点头笑道:“先生您放心,朕答应过您的事一定会做到呢,还有半年时间,先生您还是好好休养身体吧。”

  “老臣多谢官家。”范仲淹拱手拜道。

  赵尚连忙扶起范仲淹笑道:“先生请坐,不必多礼,朕今日竟然来了,那朕就与先生好好讨论一下这《三国志》吧。”

  范仲淹摸着胡须笑道:“敢不从命。”

  赵尚干咳一声道:“先生,您知道朕最喜欢三国中的谁么?”

  “曹操奸雄之姿,这不是官家学习的榜样;刘备虽仁义,但过于意气用事,也不像官家的风格,那官家最喜欢的人是孙权吧?”赵尚笑呵呵的问道。

  赵尚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朕最喜欢的人其实是刘协。”

  “哦,官家您这爱好倒是独特,刘协当时虽为天下共主,但早已失去了权威,沦为了诸侯手中的傀儡,前有董卓、后有曹操,这样的一位帝王,官家为何会对他情有独钟呢?”范仲淹好奇的问道。

  赵尚笑道:“都说刘协是傀儡皇帝,觉着其无能,弄丢了汉家四百年天下,但不知也正是因为有刘协在,这天下杂而不乱,而且在这种乱世,像刘协这种皇帝才是世上第一高危行业,能在这乱世保住性命已经不容易了,刘协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还给曹操创造了这么多麻烦,其政治水平其实不差,只是大夏将倾,大势将去,要是将朕换成刘协,做的未必如他一般好呢,而且能在退位后保住性命,刘协也是头一个呢。”

  范仲淹点了点头道:“官家的这番话有些颠覆了老臣的认知,看来老臣日后不能尽信书了。”

  赵尚摇了摇头道:“先生,您还是没有猜透朕此次来的真正含义。”

  “官家有话但说无妨。”

  “朕刚才给您讨论了一番三国人物,无论是诸葛武侯也好,还是刘协也罢,都是想告诉您一个道理,那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天下读书人这么多,能达到这一点的很少,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来引导了。”

  “官家的意思是朝廷要修书?”范仲淹眼前一亮问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真宗皇帝、先帝虽然都修过书,但朕觉着还不全,等西征结束后,朕准备修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而这本书的主编朕觉着还是先生最合适。”

  “看来官家是不想让老臣颐养天年了。”范仲淹苦笑一声道。

  赵尚大笑道:“朕是怕先生离开的太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