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235章 牛痘面世

第235章 牛痘面世

  后世赵尚曾在网上看见过这么一个帖子,印象很深刻,一位网友说:“大宋不配拥有狄青、岳飞这样的名将,这两人要是生在汉唐,一定是封狼居胥的天才名将;大宋不配拥有范仲淹、辛弃疾这样铁骨铮铮的本可出将入相的读书人,更不配拥有十万人崖山跳海,襄阳奋死的忠勇军民。”

  赵尚来到大宋后,曾经问过自己的便宜老爹赵祯:“若辽国攻到开封城下,作为皇帝该怎么办?”看書溂

  当时赵祯思考良久缓缓回道:“能逃则逃,不能逃则降。”

  赵祯的话给了赵尚很大的触动,赵尚深深为这个时代的百姓感到悲哀。

  大宋的军民悍勇不逊于汉唐,然有恢复之民,却无恢复之君。

  这个朝代有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冠绝时代的文明,他们本可以创造有一个不逊于汉唐的伟大时代,却败于了腐朽软弱的统治阶级。

  耻辱的不是这个朝代,耻辱的是那些不思进取的士大夫们,耻辱的是那些卑躬屈膝的皇帝们,开封有百万之众,徽钦二宗却将其拱手送人。

  在金人的铁蹄下,皇室妇人如军妓、百姓们如猪狗般任其蹂躏,而皇室则仓皇南渡,大批义军奋起反抗,但是赵宋却抛弃了他们。

  相比之下,赵尚更喜欢有骨气的明朝,终明一朝,皇帝都没有孬种,哪怕是皇帝被俘这样毫无生机的情况下,大明也绝地反击成功了。

  所以赵尚继位以来,对于改革这种事并不是很热衷,而是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范仲淹他们,赵尚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大宋尚武之风”上了。

  赵尚一直觉着,大宋最根本的毛病便出在了重文轻武上。

  而这次曹荣的事又给了赵尚一次良好的机会,曹荣的死,一个梁怀吉是不够的,而曹太后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为了避免日后与曹太后相争,赵尚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赵尚决定搞一场封神运动,而主人公正是华山、华强父子。

  “牛痘”现在已经完全成熟了,可以向世人推广了。

  有了“牛痘”相助,赵尚的统治会更安稳,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有“神”相助的皇帝,谁敢造反?

  而且老百姓们也很相信这一套,至于更接近于“神”的华山父子二人,现在都在赵尚的掌握中,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闹腾,他们要是实在控制不住野心,赵尚很乐于“弑神”,送他们一程……

  当曹佾与包拯来到垂拱殿后,发现殿内已经站满了人,除了范仲淹、庞籍、韩琦等重臣,还有华山、华强父子。

  赵尚见到二人笑道:“两位卿家辛苦了,朕正想去请两位卿家呢。”

  曹佾连忙拱手道:“官家,太后那边的事情已了,那臣就先告退了。”

  曹佾很识时务,见这么多重臣都在,以为赵尚要商量什么国家大事呢,所以就本着“外戚不准参政”的理念准备离开。

  赵尚连忙喊住曹佾道:“国丈且慢,太后的事情你们只不过是做了个开头,后面还有重头戏呢?”

  “官家,太后老迈昏聩,您不要跟她一般见识啊?再说母子相残,这要是传出去,我大宋的颜面何存啊?”曹佾明显误会了赵尚的意思,连忙跪在地上请罪道。

  赵尚苦笑一声扶起曹佾道:“国丈,你误会了,太后是朕的大娘娘,不是生母胜似生母,朕怎么会对付她老人家呢?”

  包拯也在旁附和道:“官家虽然有时候是有些心狠手辣,但还不至于做出这种不孝之事来。”

  赵尚狠狠的瞪了包拯一眼道:“用你多嘴啊。”

  然后笑着解释道:“国丈,今天把大家都叫来,朕是为了宣布一件大喜事,就在去年,华山父子发明出了治疗天花的良药,这可是大宋的祥瑞啊。”

  “真的么?”曹佾震惊的问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此事朕还还能骗你不成?”

  听到赵尚的肯定,曹佾突然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了,赵尚有些丈二摸不着脑袋,范仲淹叹了口气小声的解释道:“官家,当初国丈的两个儿子都是死于天花,所以国丈对于天花是深恶痛绝,国丈幼子去世后,国丈才痴迷于修道的。”

  此言一出,赵尚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连个小舅子都没有呢,原来症状在这呢。

  赵尚叹了口气对旁边的九陵吩咐道:“先扶国丈去休息吧。”

  两个小内侍走了过来,曹佾抹掉眼泪行礼道:“老臣失礼了,官家恕罪。”

  等到曹佾离开后,赵尚非常严肃的说道:“诸卿,天花害人不惨,以国丈之尊,尚不能避免,更何况咱们大宋的平民百姓了,所以朕决定将牛痘之法推行天下,还请诸位卿家助朕。”

  “臣等义不容辞。”众臣连忙拱手应道。

  像这种可以名垂千古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的。

  赵尚干咳一声道:“宋卿。”

  “臣在。”老宋祁连忙站出来应道。

  “选择良辰吉日,朕要代表朝廷对华山父子进行封赏。”

  “诺,官家。”

  赵尚又把目光转向了曾公亮,曾公亮立刻站直了身体,赵尚笑道:“这个牛痘疫苗朕准备分批次免费接种,第一批首先是大宋的将士们,然后便是皇亲国戚与文武百官,最后则是天下四民,对于第一批与第二批是强制接种,至于百姓们么,自愿即可,曾卿,你三司使根据这个计划做一个财政计划,争取五年之内让天花在大宋消失掉。”

  “诺,臣遵旨。”

  最后赵尚笑着对范仲淹吩咐道:“此事就拜托先生了。”

  范仲淹点头应道:“官家放心,老臣年迈之年,能碰到这种盛事,乃老臣的福分。”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包拯单独留了下来,赵尚似笑非笑的问道:“包卿,听说你想当皇长子的先生?”

  包拯点了点头道:“老臣正有此意,官家从何得知啊?”

  赵尚冷笑道:“朕猜的,你确实是热心肠,但却不会轻易插手皇家之事。”

  “哈哈,官家英明。”

  “行了,少拍马屁,想当皇长子的先生,那你也得给朕一个理由吧。”

  “嘿嘿,理由很简单,皇长子喜欢老臣啊。”包拯笑着答道。

  这句话让赵尚非常无语,赵尚摇了摇头,给包拯竖了一个大拇指道:“好,你赢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