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219章 包拯劝曹太后

第219章 包拯劝曹太后

  曹太后一觉醒来,外面便传来了阵阵读书声,曹太后打开窗户,一群少年正在外面的广场上一边跑步,一边背书。

  曹太后还在其中发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比如赵顼还有昨天为自己讲解的几位学子。

  这时珠儿拿着洗漱用品笑眯眯的走了进来说道:“娘娘,您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曹太后摇了摇头笑道:“不用了,昨天是哀家这一年来休息最好的一晚,现在感觉精神好多了。”

  珠儿叹道:“娘娘,您也别生官家的气了,官家今年才二十出头,便已经超过了先帝,已经很好了,有些事情官家也是无奈而为之啊。”

  曹太后苦笑一声道:“哀家其实并不是生官家的气,哀家不是官家的亲生母亲,官家能如此尊敬哀家已经很不错了,哀家其实是在气自己的懦弱和先帝的无情。”

  珠儿小声劝慰道:“娘娘,官家不是您的亲生儿子,但皇长子确是您的嫡亲孙儿啊。”

  曹太后笑道:“确实如此啊,哀家这辈子一事无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官家。”

  曹太后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孩子。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赵曙稚嫩的声音:“祖母,您起了么?”

  曹太后笑道:“祖母起来了,快进来吧,外边凉。”

  赵曙蹦蹦跳跳的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大的饭盒,珠儿连忙接了过来。

  赵曙很懂事的说道:“祖母,您快起来吃饭吧,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曹太后看着赵曙冻得通红的小脸,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一把将赵曙抱在怀里道:“你真是祖母的乖孙儿啊,走了这么长的路,累了吧?日后这种事就让珠儿她们去做,你就不用管了。”

  赵曙摇了摇头道:“祖母,来之前爹爹嘱咐过我,说祖母来了山庄,他不能尽孝,就让孙儿替他尽孝,再说就这点路一点都不累,到明年孙儿也会跟顼哥哥他们一起去跑步呢。”

  曹太后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真是个好孩子啊。”

  祖孙二人吃了一顿幸福的早餐后,曹太后便跟着赵曙去上课了。

  今天是包拯授课,这位老夫子虽然刚直,但课却讲得很好,浅显易懂,令人耳目一新。

  下课后,包拯来到曹太后面前恭敬的行礼道:“太后,老臣失礼了。”

  曹太后虚抚了一下包拯笑道:“这么多年哀家只看见了包公在朝堂上大杀四方,还第一次听您讲课呢,没想到您也是一位饱学的大儒啊。”

  包拯谦虚的回道:“太后过奖了,老臣很喜欢这里,太后您没事还是要多来这里散散心为好。”

  曹太后点了点头应道:“在山庄确实很平静,风景好,人也好,哀家都不想回宫了。”

  “哈哈,当初官家在山庄花了许多人力物力,当时老臣还觉着官家是想学那些昏君,给自己弄一个享乐之所,还指责过官家,现在看来是老臣大错特错了。”

  “官家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曹太后干咳一声道。

  包拯继续说道:“太后,老臣虽已年迈,但眼睛不瞎,从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来看,您确实是一位贤后,但老臣也斗胆猜测,其实您心里还是不甘的。”

  听了此话曹太后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冷声问道:“包公,你说清楚,哀家这么多年可是没参与过朝政,你怎么可以如此冤枉哀家?”

  包拯叹道:“按照大宋祖制,先帝去世时,官家只有十五岁,您身为太后应该辅政,但先帝却直接下诏令官家亲政了,这是先帝对您的不信任,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且此事对您也很不公。”

  “哀家嫁给先帝后,先帝便宠信张贵妃,一直视哀家如无物,这种羞辱哀家忍了,后来先帝被张贵妃那个贱人所伤,先帝生死垂危之际,还想着他与那个贱人所生的女儿,而且还怕哀家害了他的儿子,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这些事情哀家现在想起来,都如一柄尖刀刺在心里,痛不难当啊!现在你们还口口声声的逼迫哀家,难道非要让哀家以死自证清白么?”曹太后怒吼道。

  包拯拱手拜道:“太后乃大宋的国母,老臣万死也不敢逼迫太后,老臣只是想告诉太后,希望您也体谅一下先帝,先帝年少登基,在刘太后的掌握之下,做了十年傀儡皇帝,先帝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走他的老路啊,这是官家的一片爱子之心,更何况子幼母壮对大宋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请太后理解。”

  “为什么总是哀家去理解别人,别人就不能理解一下哀家么?”曹太后冷冷的问道。

  包拯苦笑一声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您是赵氏妇,也是大宋最尊贵的女人。”

  听了这番话,曹太后的所有怒火便都散的差不多了。

  包拯继续劝道:“太后,您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与官家的沟通,官家从小不是在您身边长大的,而且官家为人处事又很有主见,这便导致您与官家之间的关系不像母子,反而像君臣。”、

  “哎,哀家本就不是官家的母亲。”曹太后自嘲道。

  包拯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感情深厚,是因为互相熟悉,要是远离则会显得陌生,只要接触多了,关系自会缓和。”

  包拯的这番话令曹太后陷入了沉思中……

  这天曹太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柳永有些心惊的问道:“包公,您到底跟太后她老人家说了什么啊?太后可是一天水米未进啊。”

  “无妨,只是告诉了太后一些母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太后也是聪明人,想必会想明白的。”包拯摸着胡须缓缓说道。

  柳永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叹道:“但愿如此吧。”

  傍晚时分,一道太后的谕旨便直接到了范仲淹的桌上,范仲淹看罢叹道:“从今往后,官家最后一个掣肘也没有了,官家将是大宋最有权威的皇帝。”

  庞籍脸色苍白的问道:“难不成是太后放弃了参与朝政的权利?”

  范仲淹痛苦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太后她老人家日后一心修佛,任何大臣没有太后的传召,都不准入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