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172章 苏洵的危机

第172章 苏洵的危机

  第二天朝会上,赵尚当众宣读了这封奏疏,群臣羞愧者有之,赞同敬佩者有之……

  包拯第一个站了出来痛哭流涕道:“启禀官家,此乃台谏官的失职,累及晏老相公一世英名,臣特此请罪。”

  赵尚连忙扶起包拯道:“卿等当知耻而后勇,最近被台谏弹劾之人确实有所减小,先生的这封奏疏给咱们敲醒了一个警钟,现在的大宋还远远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青塘虽定,但河州有云兴,高原有青谊结鬼章,北面还有辽国在虎视眈眈,外敌林立,于内,诸位也该清楚,大宋的变革才刚刚开始,万事烦杂,大家切记不可放松。”

  “诺,臣等谨遵官家之命。”以范仲淹为首的众人拱手应道。

  赵尚继续吩咐道:“这封奏疏朕会放在床头,日日观看,日日警醒,范相。”

  “臣在。”

  “分发给各地,让各地主官深谈其中体会,形成反思总结上报中书,中书择其优者发表,滥竽充数者要严厉批评。”

  “诺,臣遵旨。”

  这也是赵尚借鉴了后世的一些办法,在后世,每当领导讲话的时候,都会出来一份讲话精神,然后让下级们学习,融会贯通,最后再形成学习记录。

  赵尚在后世便经历过,对此是深恶痛绝,现在能让大宋的官僚们也体验一番,赵尚心里很开心。

  无论如何,晏殊这次又算是给文臣们争了一回面子,刚刚升起来的文武并重之风又会搁置下来。

  最后经过礼部的商议,给晏殊定下了“元献”的谥号,能思辩众曰元、始建国都曰元、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这已经是少有的美誉了。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范仲淹、夏竦这一批老人将会慢慢的退出大家的视线,接过他们旗帜的便是富弼、韩琦、文彦博、庞籍等人,而年轻一代中的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也在慢慢成长。

  三十年之内,赵尚不用担忧人才缺失之事了。

  晏殊丧事处理完之后,富弼多次上奏要为岳父守孝,但都被赵尚给驳回了。

  青塘的一切才刚刚走上正轨,现在富弼还不能离开,富弼在青塘使用的是分化之策,对于青塘人的妇孺,富弼对其是贴心贴肺的好,对于那些青壮,富弼则使用了严刑峻法,一旦有人心念故主,便会被宋人第一时间铲除。

  而且富弼还将西夏人与青塘人分开治理,早早投降的西夏人在青塘与大宋百姓没有任何区别,至于青塘人,富弼派了许多法师奔走相告,让青塘人觉着自己之所以还不能成为一名宋人,是因为前世有罪,罪孽还没赎清。

  在大宋,谁要是敢过来告诉宋人你前世有罪,一定会被愤怒的宋人的点了天灯,但是这种办法在青塘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数青塘人都相信了这种前世因果论,所以他们为了赎清自己的罪孽,任劳任怨的为大宋放牧,不顾生死的为大宋征战。

  富弼使用的这几项政策,在很短时间内便让青塘安定下来了,但赵尚知道这种愚民政策有很大的后患,而且特别容易滋生人的野心,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要想裂土封王真是太容易了。

  所以临近年关之际,赵尚便派了富弼的老对手文彦博去了青塘,文彦博此人心狠手辣,而且在朝中一直与富弼意见相左,有他巡视青塘,青塘便翻不了天。

  而此时远在辽国中京的苏洵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耶律宗真在凉州小败于李成嵬,大怒之下又气病了,返回了中京养病。

  而苏洵也在这个时候赶到了中京,对于宋使的到来,辽国上下都很不欢迎,因为辽国人认为这次宋国是拿他们当枪使,他们跟西夏人打的生死难分,而宋人却在后方占了这么大的一个便宜,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青塘之地对于宋国的重要性,辽国人也自然清楚,这么多年也是辽国人一直在其中暗暗支持青塘,青塘才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虽说两国现在是盟友关系,而且檀渊之盟也签订了好多年,但辽宋两国的人都明白,燕云十六州便是堵在两国之间的一块大石头,为了燕云十六州,两国定会有一战。

  这个时候,宋国的国力强一分,那么辽国便会多一丝威胁。

  所以苏洵来到中京后,便被耶律宗真派人给看管起来了,任何人不准与其接触。

  但这任何人也不包括两个人,一人便是耶律宗真的弟弟耶律重元,另一人便是太子耶律洪基。

  现在耶律宗真因病卧床不起,最有可能继位的便是这二人。

  耶律洪基是太子,而耶律重元则是皇太弟,辽圣宗死后,钦哀皇后萧耨斤摄政,密谋册立耶律重元为皇帝。耶律重元告知耶律宗真,导致萧耨斤废位守陵,于是耶律重元受封皇太弟。

  这二人现在都虎视眈眈的盯着皇位。

  这个时候宋国也算得上一个不小的助力了,再说宋人一向诡计多端,如果宋国使臣真的是一位足智多谋之人,找他出出主意也不错。

  所以苏洵虽然被软禁了,但却还是有不错的待遇的,美食美酒不缺,要不是苏洵不喜欢美人,估计北方的佳人也少不了。

  苏洵离开西夏的时候,上一届科举的状元贾黯便来到边境,当了苏洵的副手。

  屋内,苏洵正在看书,贾黯则心神不宁的四处转悠,苏洵笑道:“身为使臣定要学会冷静,你这样有失体面。”

  贾黯叹道:“明允啊,我可没有你这份气度,咱们都被人家软禁了两个多月了,现在都快元夕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

  苏洵放下书本悠悠说道:“别急,等到辽国新帝继位的时候,咱们就能回国了。”

  贾黯小声的问道:“明允,你的意思是说耶律宗真不行了?”

  苏洵点了点头道:“最近这段时间辽国皇太弟与太子两派,都派人与咱们接触过了,你什么时候见过辽国皇帝的人?”

  “就靠这些你就能推测出耶律宗真不行了?”贾黯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苏洵笑道:“反正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不妨如此自我安慰一下,省得无聊。”

  贾黯给苏洵竖了一个大拇指道:“明允,你未来要是当不成宰相,我把眼睛拿出来当狗屎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