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133章 王安石送来的机会

第133章 王安石送来的机会

  曾大牛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祖祖辈辈都没富裕过,他的祖父是纤夫,他的父亲也是纤夫,到了他这里还是纤夫。

  曾大牛小时候他爹花重金请了一位先生为他算过命,算命先生说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会发一笔横财。

  今年曾大牛正好便是二十五岁,可是这一年都过了一大半了,曾大牛还是没有发财,就在曾大牛暗骂那个算命先生是骗子的时候,广南军带着金银珠宝回来了。

  那天曾大牛夜也跑去了街边看热闹,突然一颗硕大的珍珠滚到了他的脚下,这是从广南军的车上滚下来的,当时曾大牛便僵在了那里,天啊,那个算命的就是一位老神仙啊,老子真的发了一笔横财啊。

  事后曾大牛用珍珠换了五十贯银钱,给家里重新翻盖了房子,还与朱大娘的女儿定了亲,小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从这以后,曾大牛便认定了广南是自己的发财地,再加上将门的人到处在招人去捕奴团,曾大牛便心动了,准备也报名去广南发财。

  他的父亲老实巴交的,但在这关键时刻,还是提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那就是让曾大牛去见见邻居家最有学问的读报人赵三,问问他广南能不能去?

  当曾大牛拿着一只鸭子来拜访赵三的时候,赵三正好拿到新一期报纸,听完曾大牛的来意后,赵三立马叹道:“大牛,要不怎么说你运气好呢,今天报纸上李家的国舅爷刚刚刊登了一封关于广南的文章。”

  “哦,那上面写的什么啊?”曾大牛兴奋的问道。

  “上面写的很清楚,广南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遍地都是财富,财富不少,但是危险也很多,在广南的丛林中,有十几米的大蛇,还有许多毒虫,而且那里的外族人还比较仇视咱们宋人,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气候太热,疫病多,他不建议平民百姓单独去广南,倒是那些武艺高强的游侠可以去试试。”

  至此曾大牛打消了去广南的念头……

  王安石现在是文官青壮派的代表,近几年来名声鹊起,朝中大佬都很看好他,与尚书令司马光并称为大宋双骄。

  在士林中,如果要问起,范仲淹这一代人过去后宰相为谁?众人的回答不是司马光便是王安石。

  但是朝中大佬却明白,官家属意的宰相人选是王安石,不是司马光,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把王安石安排到最艰难的环境,这是打定主意要好好磨练王安石。

  赵尚清楚的了解王安石的优缺点,手段、能力不缺,学识也不缺,只是有点拗,不懂得随机应变,很多时候都是一条路走到黑,如果在地方上可以去除他这个缺点,那定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为此不惜派自己最信任的老师为其保驾护航。

  余靖因为年老体衰,来到移民转运使后,便留在了成都养老,剩下的广南东、广南西两路则全部交给了王安石来负责。

  现在看来王安石做的还不错。

  只是这个年轻人不知为何与吴育、张方平起了冲突,二人同时把告状的信递到了自己这里。

  其实起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王安石越权了,移民转运使的职责便是将移民安安全全的从家乡送到羁縻州,这样就算完成任务了。

  余靖在成都府就是这么干的,从不插手地方官府的事,但王安石年轻气盛,看不惯就直说,好多次都搞得吴育、张方平二人下不了台。

  因此一怒之下,张方平与吴育便把王安石给告了。

  知道起因后的余靖立刻给赵尚上了奏疏,为王安石辩解,一方面王安石是自己的属下,身为主官自然要为属下站台;另一方面是因为王安石是个好苗子,余靖不想轻易毁掉。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赵尚对王安石的欣赏那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王安石被人弹劾了,大家都想看看赵尚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赵尚也早知道以王安石的脾气,得罪人是必然的,不得罪人才怪呢,所以才派了余靖去帮他保驾护航。

  没想到的是王安石此次的事情搞得有点大,连余靖也没压住。

  王安石把人送到地方官府手上,按说也就没事了,但这家伙却偏偏想要监察之权,派人盯着这些移民,一旦移民中发生了什么不平之事,他便会出手相助。

  于是便导致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移民有事都会跳过地方衙门,直接到转运使衙门来喊冤。

  这搁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啊?

  说实话对于大宋的吏治,赵尚也不是很放心,所以专门派了锦衣卫盯着羁縻州移民的事,就怕发生什么不忍之事,据锦衣卫的消息,地方衙门做的还不错,基本上没引起什么大的民怨,即使还有一丝不公之事会发生,但都无关紧要。

  再说这个世界本来就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官府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王安石眼里却揉不得沙子,逮住一件小事便不依不挠,最终惹火了地方官府。

  对于此事的处理,赵尚心里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但还是把文武重臣叫到了一起,准备商讨一下。

  对于这种事,韩琦觉着有点小题大做,两个衙门起了冲突,各打五十大板不就行了,何必让大家放下手里的工作专门探讨呢?

  所以韩琦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官家,臣认为错在王安石,各职司衙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恪守本责最好,现在看来很明显,王安石越权了,监察之权在台谏,不在他移民转运司衙门上。”

  韩琦上来就怼了赵尚一下,赵尚的脸色立马就不好看了,刚想反唇相讥,包拯却站了出来冷冷的问道:“以韩公的意思,是老夫领导的台谏监察不力了?”

  韩琦连忙摇头道:“包公误会了,在下并无此意。”

  虽说韩琦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事要是牵扯到台谏身上,那就麻烦了,为了不扩大影响,韩琦也只好先服软。

  赵尚摆了摆手道:“包卿,不要动怒,此事与台谏关系不大,朕知道台谏已经尽力了,而且还有锦衣卫的人盯着,地方衙门也没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王安石那里朕也下旨申斥了,朕找诸位来的主要是想商量别的事。”

  “官家此言何意?”一直没开口的范仲淹问道。

  赵尚笑着回道:“朕的意思是说既然是新立之地,当然也得有一些新气象了,朕想把这十三州改为大宋变法的实验州,大家有什么好的变法意见,都可以先在这十三州进行试验,要是确实合适,再推广全国。”

  此言一出,满座震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