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127章 王德带回来的好消息

第127章 王德带回来的好消息

  手里有了钱,赵尚也大方多了,不光给宫内上下都赏赐了,还破天荒的给东京百姓们发了冰炭钱。

  广南军缴获的虽然很丰厚,但现钱却不多,而且大多还都进了国库,金银也被赵尚给收起来了,这是为日后的大宋钱庄准备的,所以现在赵尚的内库里最多的便是各种奇珍异宝。

  赵尚走进内库,各种宝贝琳琅满面,令人赏心悦目,一盘珍贵的走盘珠就那么随意的摆在地上。

  负责管理内库的内侍连忙解释道:“官家,实在是放不下了。”

  对于这种事,赵尚也头疼,圣人说:金银珠玉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乃是人间废物,赵尚深以为然。

  就像眼前的这堆宝物,除了好看别无它用,除非赵尚把它们都换成钱,金银珠宝这玩意如果没有百姓种地、纺织、烧砖、架桥等这样创造出来的财富支撑,真的是毫无用处。

  赵尚随手拿起来一对夜光杯,便赏赐给了一起过来的曾巩。

  “听说贵夫人怀孕了,这就当朕的贺礼吧。”

  曾巩小心的收好,连忙拜谢道:“多谢官家赏赐。”

  赵尚长叹了一口气道:“哎,朕空有宝山啊。”

  “官家,此言差矣,这些宝贝在民间可不常见,您看一下那对七尺高的珊瑚,臣在杭州的时候便曾经见过一对五尺高的,您猜猜卖了多少钱?”曾巩笑着说道。

  “多少钱啊?”

  “嘿嘿,一百三十万贯,像这对七尺的,臣估价应该不少于二百万贯。”

  赵尚大吃一惊道:“这玩意这么值钱?”

  曾巩点了点头道:“官家,在您眼里这就是一些好看的物件,但在寻常富裕人家,这可是传家之宝啊。”

  赵尚笑道:“既然如此,那朕就把这些东西都卖出去吧。”

  “啊,官家大可不必啊,您是皇帝,要是往外售卖,会影响您的名誉的,再说咱们大宋还没穷到要靠您卖内库的东西来维持,您这样做,估计三司使的人自杀的心都要有了。”曾巩连忙劝谏道。

  赵尚拍了拍曾巩的肩膀道:“圣人常说金银珠玉饥不能食,渴不能饮,圣人的教诲你都忘了么?再说朕会通过和珅号来处理这些东西,有了和珅号这层外衣,世人也无法指责朕了。”

  “官家圣明。”曾巩拱手说道。

  赵尚对九陵吩咐道:“去把王德喊回来吧,只有他能处理这么大一桩生意,别人去做,朕不放心。”

  “知道了,官家……”

  王德跑去了泉州建造新式海船,这种新式海船其实便是明初郑和下西洋所驾驶的宝船。

  在后世时赵尚曾经去过南京的宝船博物馆,亲眼见证过宝船的复原,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赵尚便喜欢上了船模。

  给福康的制造的那个船模便是赵尚根据宝船复原而成的,赵尚现在都详细的记着,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驾驶的最大的宝船,上有九桅杆,长四十四米,最宽的地方达到了十八米,自上而下共五层,龙骨、船舷侧外板也都是上好的防水木材制造而成。

  其中有一项科技,即使到了后世都还在借鉴,那就是船体的稳度消失角约为八十四度,后世的各种航空母舰等大型船只的稳度消失角也是从不超过九十度。

  宝船与大宋现在常常使用的福船相比,在同样的风力下,宝船的阻力要比福船小百分之九十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且赵尚还曾经找将作监的大匠评估过,以现在大宋的科技完全可以将宝船造出来。

  大宋本就是个科技井喷的时代,四大发明中的其中三种都是在北宋有了较大的发展,就连许多传统文人都喜欢研究一些奇淫技巧,比如眼前的这位曾公亮,还有不久就要出世的沈括。

  今天曾公亮进宫便是为了宝船一事而来,赵尚和颜悦色的问道:“曾卿,这宝船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曾公亮冷冰冰的回道:“启禀官家,臣弹劾将作监侍中王德欺君罔上。”

  赵尚有点丈二摸不着头了,很纳闷的问道:“王德怎么欺君罔上了?曾卿,你说清楚。”

  “官家,王德上了奏疏说自己建好了宝船,然后就要赏赐,可是宝船的功能性用到底如何,将作监还没试过呢,现在就盖棺定论,岂不是欺君罔上,蒙骗将作监,蒙骗官家?”

  “啊,真的么?这小子行啊,一年半时间就建好了,真是令朕大吃一惊啊。”赵尚大笑道。

  “啊,官家没收到王德的奏疏?”曾公亮不可置信的问道。

  赵尚很无语的回道:“在王德出发前,朕就告诉过他,他不仅是朕的家奴,也是将作监的官员,宝船建好后,一定要先通知你们将作监,然后再报给朕,不能乱了朝堂纲序。”

  曾公亮闹了一个大红脸,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官家,王德在奏疏上把宝船吹的天下少有,臣觉着不能大意,还是要经过将作监的验收后,官家再封赏也不迟。”

  “好,规矩既然就是这样,那就按照规矩来办吧。”

  “官家圣明。”

  其实对于大宋的官制,赵尚并没有想改革的欲望,除了那些各种名誉学士,大宋的主要职能衙门都是相互掣肘的,地方上官员来京中办事,往往要跑好几个衙门才能办成,而在大宋之前的朝代,也许只需要去一个衙门就可以了。

  这虽然有时候会耽误事,但大大降低了造反、贪污受贿的可能性,有利有弊,在赵尚眼中,现在还算是利大于弊,等到哪一天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改革也不迟。

  曾公亮见事情都说完了,便准备告辞,赵尚叫住了曾公亮道:“曾卿大才,朕是知道的,一直留在将作监委屈你了,想不想出来做事?”

  听了这番话,曾公亮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还是下定主意道:“官家,还是再等几年吧,现在将作监各种新技术都还处在研发阶段,这个时候离开,臣不放心,也不甘心。”

  “卿之心,朕理解,自从卿接手了将作监后,将作监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朕都看在眼中,在朕看来,将作监便是卿的孩子,现在孩子还小,卿舍不得离开,朕也理解。”赵尚非常动情的说道。

  “多谢官家理解。”曾公亮也红了眼眶。

  赵尚对司马光说道:“曾卿体恭爱君,恪尽职守,遥领参知政事一职。”

  “多谢官家,臣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答官家。”曾公亮非常感动的说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