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112章 广南军的震慑

第112章 广南军的震慑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什么都懂,事必躬亲的帝王,所以最近这段时间赵尚放权便放的很厉害。

  残酷的现实早就把赵尚给培养成了一位合格的帝王。

  即便如此,深谙安慰剂功效的赵尚,做起事来也比之前的帝王要好得多。

  比如新上任的开封府尹陈执中觉着现在开封府衙衙役较少,要求恢复唐时的不良人制度,赵尚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便答应了,但是不良人的职权大大改变了,就跟后世的协警差不多。

  还有范仲淹推荐了两位人才,一人名叫张载,另一人叫周敦颐,赵尚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把这两人安排进了国子监当值讲。看書溂

  当然赵尚也给范仲淹提过醒,一定要让他们学习“知行合一”的新学,不能由着他们胡乱研究,要是理学提前面世了,那赵尚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存天理,灭人欲,这他么完全的是反人类啊,天理至上,但也不能不考虑人性啊……

  今天赵尚与诸位大臣讨论的第一件事,便是该按照何种礼仪来迎接没藏宗的到来,青塘不拿下,没藏宗的地位便无可替代,所以在未来几年内,没藏宗还是很重要的。

  以宋祁为首的老夫子,提出以古礼来迎接没藏宗,简而言之,便是温和的办法,黄土铺道,百姓迎接,拜祭太庙等等。

  庞籍则提出了以武力慑之,现在御林军的装备非常豪华,他们身上的盔甲都是百炼钢制成,手里拿着的是复原的横刀,还成立了一支一千余人的陌刀队,再加上身上悬挂的轰天雷,往那一站,绝对会震慑住许多人。

  朋友来了我们有鲜花,豺狼来了我们有刀枪,在赵尚眼中,现在的没藏宗还不能算是朋友,只能算是一只没喂熟的豺狼,在征求了范仲淹的意见后,赵尚当机立断决定了此次要给没藏宗一个下马威。

  宋祁忍不住仰头长叹道:“官家,我大宋从来都不是以武力立国啊,我大宋的诗词歌赋,风华绝代才是那些蛮人最喜欢的,也是折服他们最好的武器啊。”

  “宋卿此言有理,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朕把诗词歌赋等文化归结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什么叫软实力呢?打个比方,我大宋的一首好词,没几天就会在辽国的中京传诵,靠着文化同化蛮族,让他们以说宋话为荣,以写宋字为傲,这确实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好办法,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不展示军事力量这样的硬实力,你的软实力越强,越会遭到他们的垂涎,草原上有句话说的好,豺狼是不会和羊讲道理的。”赵尚侃侃而谈道。

  范仲淹等人听得也是如痴如醉,尤其是韩琦,官家的这种论调正好符合他一直坚持的主张。

  宋祁拱手道:“官家,老臣虽说也觉着您说的有道理,但老臣还想求证一下,正如范公提出的“知行合一”,老臣请求今年出使辽国。”

  辽宋两国每年皇帝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派重臣去拜送,只不过宋国这边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把岁币一起带过去。

  出使辽国文彦博去过、富弼也去过,就连余靖也去了好几次,现在宋祁主动要求去辽国,赵尚心里甚是开心。

  现在“知行合一”在朝中很有市场,连宋祁这样的老古板都开始研究了。

  对此赵尚很欣慰……

  没藏宗进城的那一天,恰巧碰见了广南军往东京送战利品的车队,因为广南多大象,所以杨文广派来的这支军队是以象兵为前锋的。

  离着很远,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震动声,没藏宗一直生活在北方,哪里见过这种长鼻子怪物。

  不禁脸色苍白的对旁边的礼官问道:“这是何物啊?”

  “哈哈,此乃象,是生活在广南的一种庞然大物,皮糙肉厚,刀剑难伤。”礼官摸着胡须大笑道。

  没藏宗拱了拱手干笑道:“见笑了,见笑了。”

  礼官打马上前,指着一个将虞侯问道:“西南大军进展如何?为什么在此阻拦道路?”

  “回上官,我大军已破四州之地,只余四州在苟延残喘,因战利品过多,杨帅先派吾等进京奉送,吾等千里迢迢而来,可恨那武功司小吏嫌弃我们车队里有人头,不让进城,非要在城外清点。”将虞侯大大咧咧的回道。

  礼官笑道:“人头何在?吾观之。”

  将虞侯立马跑到了一辆大车旁,打开了车上的布,大车上面装满了用石灰腌制过的人头,有少了眼睛的,有张嘴的,有面目全非的,腐烂的气味随清风飘荡,礼官坐在马上恶心的差点吐出来。

  将虞侯笑道:“上官,我们也不想带,但没办法,这些都是钦犯,必须让武功司的人确定后方可记功。”

  礼官笑骂道:“怪不得人家不让你们进城,现在都快六月了,你带着这么一车人头进城,东京城还能住人么?”

  将虞侯尴尬的挠了挠头。

  礼官继续说道:“好了,别挡路了,本官奉命送延平郡王入城谢恩。”

  将虞侯往前面瞅了瞅,果然在有一辆豪华的步撵上看见了没藏宗,礼官摆了摆手道:“别乱看,窥伺王驾,可是要鞭五十的。”

  将虞侯连忙收回了目光,他了解自己这次来东京的目的,见震慑没藏宗的目的达到了,便笑着让开了道路。

  没藏宗路过这支军队的时候,认真打量了一番这支军队,从他们染血的盔甲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真正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军队,因为铠甲上多斑驳伤痕。

  兵器看似随意的放着,但没藏宗明白,只有悍卒才会如此做,他们会把兵器摆放在一个合适下手的位置,这样杀起人来更方便。

  这时礼官来到没藏宗身边笑道:“郡王殿下,一群粗鲁的丘八,让您见笑了。”

  没藏宗摇了摇头回道:“这是一支劲旅啊,本王不敢取笑。”

  听了这话,礼官坐在马上,不禁大笑了起来。

  没藏宗不悦的问道:“有何可笑之处?难不成本王说的不对么?”

  礼官摆了摆手道:“什么劲旅啊?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而已,这支军队成立还不到半年呢,现在也只是在练兵阶段,还不算真正成军呢?”

  “那大宋像这样的军队很多么?”没藏宗忍不住问道。

  礼官骄傲的回道:“百万之多。”

  “那真正的精锐又是如何?”

  礼官指了指城门道:“进了城,殿下自知,最精锐的军队当属官家的御林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每个人都是百战勇士。”

  “进城吧,本王想见识一番。”

  “遵命,郡王殿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