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98章 夏竦的理想

第98章 夏竦的理想

  夏竦一直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听话的人,他知道那两个宫女便是赵尚对他的警告。

  但这次夏竦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进宫,所以当晚赵尚见到夏竦的时候,有点日月旋转的感觉,这不像是夏竦的为人啊。

  赵尚干咳一声道:“夏卿,你应该知道朕的底线,朕身边的人不希望受到其他人的干扰……”

  还不待赵尚说完,夏竦便请罪道:“官家,老臣明白,老臣是故意为之。”

  “什么意思?”赵尚狐疑的问道。

  夏竦笑着回道:“老臣想去西北,了却老臣的心愿。”

  “你已经位极人臣了还不够么?”

  夏竦摇了摇头道:“官家,小时候老臣便立志要当一名将军,老臣觉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老臣也曾习武,不成,才转而读书,现在老臣已到暮年,老臣想重回边疆,请官家成全,老臣感激不尽。”

  听了这话,赵尚完全愣住了,没想到一向猥琐的夏竦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理想,真是意想不到啊。

  赵尚继续说道:“夏卿,朕知道卿镇守西北多年,其中之功劳,朕都记着,都这个岁数了,朕觉着夏卿还是在京城安养晚年比较好。”

  夏竦拱手再拜道:“请官家成全。”

  赵尚有点恼怒了,冷哼一声道:“朕要是不同意呢。”

  “那老臣就跪死在这垂拱殿。”夏竦很认真的答道。

  又来以死相逼这一套,这是文官们的拿手好戏。

  于是赵尚把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苏洵,只见苏洵缓缓的点了点头,赵尚便更糊涂了。

  赵尚随便找了个借口便拉着苏洵出去了,赵尚不耐烦的问道:“夏竦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明白了?”

  苏洵点了点头道:“夏相前段时间受了点屈辱,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自请去西北的。”

  “什么事?说清楚。”

  “夏相有一女,寡居在家,夏相爱镇安军节度判官梅尧臣之才,听说梅尧臣刚刚丧妻,便准备将女儿嫁给梅尧臣,可梅尧臣不同意,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封信狠狠的羞辱了夏相一顿,还将夏相的女儿比作鼠女,夏相的女儿闹着要自杀,夏相也是非常恼火。”苏洵小声的答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夏竦之所以想去西北,就是为了给国朝立下大功,以此挽回他在士林中的名声,要不然等他死后,他的子孙再想出仕可就难了。”

  “官家英明。”

  赵尚恨恨的说道:“梅尧臣这个酸儒,真是欺人太甚,都欺负到大宋宰相的头上了,真是岂有此理。”

  “官家息怒,现在可不是给夏相出气的时候,要是此时官家动了梅尧臣,那么夏相可就彻底抬不起头了。”苏洵劝谏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朕知道,这笔账朕给他记着。”

  赵尚、苏洵二人重新回到大殿,见夏竦在那闭目眼神,赵尚长叹一声道:“夏卿,此事朕同意了,你就去延州吧。”

  “多谢官家。”夏竦恭恭敬敬的说道。

  等到夏竦离开后,赵尚便对苏洵问道:“梅尧臣此人如何?”

  “启禀官家,此人颇为博学,也是诗词大家,做官也并无错处,而且此人极其重视羽毛,当初他就是被欧阳公推荐,才进入朝中的,但梅尧臣每次进京时,为了避嫌,从来没有一次去拜访过欧阳公,哪怕欧阳公主动邀请,他也没有去过。”苏洵井井有条的说道。

  “哼,沽名钓誉之徒。”

  “官家,此言差矣,梅尧臣虽然有点迂腐不化,但官声、能力都不错,而且还会医术,算是士大夫中的一位全才。”

  对于苏洵的解释,赵尚很满意。

  其实尚书台中,赵尚最重视的不是司马光,也不是曾巩那个年轻后辈,赵尚最重视的的正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夫子。

  苏洵虽说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但他处事不偏不倚,分析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能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去分析,利弊得失都能说的清楚,在赵尚眼中,苏洵是最好的参谋人选。

  赵尚站在窗前惆怅的说道:“明允,你说这世上有没有那种毫无缺点的圣人?”

  苏洵缓缓说道:“官家,真有这种圣人,您确定不会杀掉他。”

  赵尚笑道:“朕倒真是期待将来有真正的圣人出现,这种人不再是以高官厚禄为标准,而是以品德、才学、智慧、雅量为标准的人,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出现,那将是大宋之福啊。”

  苏洵笑道:“您眼前就有一位?”

  “你是说范相?”

  苏洵点了点头道:“如果范相能辅佐您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再功成身退,陶冶于田野之中,开坛授徒,也许真的能成为咱们大宋的圣人。”

  赵尚大笑道:“哈哈,希望如此吧,不光是范相有希望,其实明允你也有希望。”

  “官家过誉了……”

  第二天的朝会上,赵尚宣布了几项任命,一是夏竦因窥伺宫讳而罢相,出延州;狄青则调任河北练军;原河北路转运使陈执中入京任开封府尹。

  至此大宋真正进入了独相时代,只剩下范仲淹一个宰相。

  这是赵尚刻意追求的,往后十年,将是大宋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与西夏、辽国争霸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等到范仲淹、韩琦这一代人杰老去,大宋再想完成夙愿恐怕很难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大宋朝堂只能存在一个声音。

  下朝后,欧阳修立刻找上了范仲淹,非常不安的说道:“范公,夏竦外出是不是与梅尧臣有关?”

  范仲淹点了点头道:“十有八九是这样,永叔,这个老夫也要提醒你一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现在不是先帝时期了。”看書溂

  “范公教训的对,你说这梅尧臣也真是的,夏竦想结亲,婉言拒绝不就好了,非得写一封信骂人家,夏竦即使人品再差,那也是同平章事,一国之相岂能受如此大辱?”

  范仲淹冷哼一声道:“还好意思说别人,你先管好你自己吧,庆历四年,不是你撰写了《朋党论》一文上奏先帝,说不准咱们这新法还能多维持一段时间呢。”

  “范公,您这可冤枉人了,明明是夏竦依照石介笔迹,诬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才导致新法完全失败的,这与我欧阳修可关系不大。”

  “行了,此事日后休要再提。”说完范仲淹便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范仲淹离去的背影,欧阳修不满的嘟囔道:“这时候怨老夫那《朋党论》了,也不知是谁先提出了“小人之党与君子之党”的说法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