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92章 师生夜谈

第92章 师生夜谈

  在后世,赵尚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过活,甚至以他的那点收入,连娶妻都费劲。

  到了大宋,赵尚之所以活得那么水生风起,不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有多强,别说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了,要不是平白多了一千年的见识,估计连他的老爸赵祯都比不上。

  现在这历史进程完全被打乱了,赵尚最后的一点底牌也没了,内心惶恐不安。

  现在的赵尚极度缺少安全感,为了不露怯,赵尚连续半个月没上朝,而且也很少与外人接触,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事情。

  范仲淹等人见不到皇帝,便退而求其次,去了太后宫中,曹太后笑着对诸位重臣说道:“官家无碍,只是最近感染了风寒,诸位各司其职,过段时间官家便会上朝理政了。”

  大臣们离开后,曹太后的笑容立刻便没了,叹息一声道:“官家最近进食了么?”

  “皇后娘娘在那亲自守着,官家才吃一点,还是和之前一般,在书房里乱写乱画。”珠儿小心的回道。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不行,哀家得亲自去一趟福宁殿。”

  珠儿连忙拦住曹太后道:“娘娘,依奴婢看来,官家现在精神无恙,估计只是想事情走进了死胡同,再给官家一段时间想开便好了。”

  “哼,哀家还不明白你的心思么,哀家毕竟不是官家的亲生母亲,你是怕哀家与官家起了冲突对吧?”曹太后冷哼一声道。

  “奴婢万万没有此意啊。”珠儿吓得连忙跪在地上请罪道。

  此时一个小内侍进来禀报道:“娘娘,余靖大人进京了。”

  曹太后大笑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赶紧去请余靖进宫,官家与余靖师徒情深,也许余靖能解开官家的心结。”

  余靖刚刚进京,家里还没安顿好呢,便被宫里的内侍给匆匆叫走了,当听了赵尚的情况后,余靖不敢怠慢,直奔福宁殿而去。

  在后世每代领导人上台后,都会提出一个执政纲领,赵尚这段时间便是在想自己的执政纲领,越想越矛盾,而且慢慢的自信心也在逐渐消失,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中。

  大宋的底子实在太弱了,赵尚想重武轻文,又怕打破了这来之不易的盛世,继续重文轻武吧,那大宋便又会回到原来的轨迹,赵尚可不想百年后自己的女儿、孙女被人拉去做军妓;文武并重吧,又怕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平衡。

  总而言之,大宋的这辆马车在赵尚眼中很难驾驭,稍有不慎,便是人毁车亡的下场。

  赵尚无奈的叹了口气,瘫在了椅子上一动都不想动。

  曹艾在旁边看着丈夫这幅模样非常心疼,但劝诫的话自己已经说了无数遍了,可赵尚就是不为所动,此时的曹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绝望。

  正在此时,九陵冲了进来道:“官家,娘娘,余大人请求觐见。”

  “请进。”曹艾与赵尚同时说道。

  赵尚看了一眼曹艾笑道:“皇后,你先回去歇息,有些事情可能只有老师才能给朕答案。”

  “诺,官家。”

  余靖见到赵尚后便哽咽的说道:“老臣参见官家。”

  赵尚连忙扶起余靖道:“老师,这些年您受苦了,看着您两鬓斑白,朕于心不忍啊。”

  余靖笑道:“不碍事,不碍事,老臣这辈子做的最自豪的一件事便是护住了一个圣明天子,老臣此生无憾矣。”

  赵尚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喊道:“九陵,摆宴,朕要给老师接风。”

  “知道了,官家。”

  酒过三巡后,余靖试探的问道:“老臣听说官家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上朝了,不知官家心中有何忧郁之事?可否跟老臣说说?”

  赵尚长叹一声道:“老师,实不相瞒,朕心中是有症结,朕之前总想着改变大宋积弱的局面,所以朕各种人都敢用,各种办法都敢试,但最近有一件事,是朕亲手安排的,最终却完全脱离了朕的掌控,说实话,这件事让朕赶到了恐慌。”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非常凶险的行为,稍有不慎,不仅过不了河,还会被河水淹没。

  以前的赵尚是个平头百姓,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是那么透彻,总觉得与自己无关;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赵尚身居高位,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成千上万的人的生死,此时再品味这句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余靖摸着胡须笑道:“官家,老臣这一路走来,发现百姓们的赋税减少了,巨富豪绅也不敢随意欺压百姓了,官员们贪污枉法之事也在慢慢减少,而且还有远在荆湖的壮士背上行囊不惜千里去西北、河北投军,这些都是官家的功劳啊,民心、军心都在官家这边,官家有什么可惶恐的呢?”

  赵尚狐疑的问道:“朕只是小范围内做了一些改革,有这么好的效果么?”

  余靖笑道:“官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一清二楚,而且他们也不怕官家犯错,他们最怕的是官家毫无作为,得过且过,因为这样他们就一点希望都看不见了。”

  “哈哈,朕明白老师的意思了,事在人为,不论结果。”赵尚大笑道。

  余靖点头应道:“正是此意,汉朝开国的时候有养马地么,也是没有,想当初宰相萧何上朝连四匹同一种颜色的马都凑不齐,但人家打下来了;前唐开国时,有外患么,也有,当初突厥的颉利可汗都打到了渭水,离长安只有一水之隔,但人家把突厥打跑了,说句难听的话,咱们大宋开国缺的,人家也缺,别人缺的,咱们大宋反而有,最起码咱们大宋开国时便有一个富裕的中原,自己不行,不要怨别人太强,为什么大宋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依老臣之见,便是不作为的人太多了。”看書喇

  余靖的话简直是一针见血,大宋这个国家你真的无法形容,最后的命运也很悲惨,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国家缺少凝聚力。

  “多谢老师教诲,朕明白了,自强方是王道。”赵尚认真的答道。

  “哈哈,看来老臣没白跑一趟啊。”

  “老师刚刚回到京城,还要为朕担心,朕惭愧啊。”

  “官家可千万别这么说,只要能唤醒官家心中的斗志,老臣也就知足了。”

  赵尚点了点头道:“老师,时辰也不早了,您早点回去歇息,九陵。”

  “奴婢在。”

  “用朕的步撵送老师出宫。”

  “诺。”

  “官家不可,老臣承受不起啊。”

  “无妨,老师与朕,亲如父子。”

  “多谢官家。”余靖感激涕零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