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87章 奴隶贸易

第87章 奴隶贸易

  文官们这次是非常团结的,打定主意要打将门一个出其不意。

  将门的人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范仲淹进宫的事情他们知道,按照之前的经验,无论是从文官口中,还是从宫内,他们都能得到情报。

  但这一次,他们完全成了聋子瞎子,宫内的内应还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出来,就被梁怀吉带着锦衣卫的人给一网打尽了,而文官这边,范仲淹自从回到中书省,就封锁了整个中书省,所有参与的文官也都没有回家,官家也躲进了相国寺,不见外客。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大宋日报便登出了好几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皇朝减税,做徭役给钱,这与将门关系不大,但是后面的两条却刀刀扎在了将门的心口上。

  将门的家主们汇集到了郭府。

  书房里气氛很压抑,潘承裕将报纸狠狠的扔在了桌上怒道:“范仲淹他们真是欺人太甚,这是要挖咱们的根啊,不行,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曹荣摆了摆手道:“行了,先坐下吧,没看见人家这次是玩真的了么。”

  郭允恭叹道:“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何必呢?别忘了文官他们自己家里也有田啊。”

  王世隆自从上次被赵尚给狠狠打击了一番后,便变得低调多了,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绝不出门,在家里每日按照华山开的药方补身体,希望早日恢复雄风。

  王世隆小声的问道:“卢国公,官家就没给您透漏点什么东西?”

  郭允恭苦笑一声道:“官家要是告诉老夫,还用得着去相国寺么?官家这是摆明态度不想管,而且官家心里对咱们占用这么多土地未必没有怨言,求人不如求己,还是咱们自己想办法吧。”

  石元孙问道:“曹老二,你一向鬼主意多,你来说,有什么好办法么?”

  曹荣摇了摇头道:“哪有什么好办法?但我有一种预感,官家一定有后招,官家最重平衡,不会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将门败落下去的。”

  听了这话,郭允恭眼前一亮把管家叫了进来问道:“官家去相国寺带的都有谁?”

  “老爷,除了宫里伺候官家的人,尚书台便只带了司马光与曾巩二人去。”

  郭允恭重重的一拍桌子大笑道:“哈哈,天无绝人之路啊,苏洵应该知道些什么,要不然官家不会单独把他留下。”

  “那还等什么啊,快去啊。”石元孙催促道。

  郭允恭笑着对王世隆说道:“老王,还是你去吧。”

  王世隆虽然很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但是看着众人吃人的眼神,只好无奈的答应了。

  他确实与苏洵有点渊源,前段时间官家曾亲口夸奖苏洵的两个儿子是神童,那时候王世隆还没有被官家教训,所以王世隆便起了结亲的心思,缠着苏洵要结儿女秦家,虽然最后没成,但二人也算是有了一点交情。

  王世隆从郭允恭府上拿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便直奔苏府而去。

  以苏家的财力,要想在寸土寸金的汴京买一套宅子,那自然是痴然说梦,现在苏洵住的这座宅子其实是官家送的,不大,只有三进院子,但远离闹市区,很安静,这也正符合苏洵的为人之道,低调内敛。

  王世隆来到苏府的时候,苏府的管家立刻迎了上来道:“是王帅吧?”

  王世隆点了点头道:“正是。”

  将门的人虽然上不了战场,但却喜欢被人称为大帅。

  管家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王世隆道:“这是我家老爷给您的,您来得正好,老奴正想去送呢。”

  王世隆即使再傻,此时也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苏洵与官家计划好的,曹荣那小子脑子还真是灵活啊,这都能想到,了不起。

  王世隆打开信后,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高继宣”,此事与高继宣有什么关系,王世隆有点糊涂。

  王世隆继续问道:“老丈,你家老爷何在?现在方便见人么?”看書溂

  “我家老爷出门访友去了,不在府上,王帅请回吧。”

  无奈之下,王世隆只好带着满脑子问好回到了郭府,众人看过后,也是不知何解。

  郭允恭放下信道:“老高马上就要出征去羁縻州了,难不成此事与羁縻州有关?”

  “那种蛮荒之地,有什么好惦记的啊?”石元孙很不屑的说道。

  此时曹荣眼前一亮道:“我也许明白官家的意思了。”

  众人连忙问道:“快说啊,别卖关子。”

  “羁縻州是什么都没有,但是那里有人啊,范仲淹他们只说宋人奴仆要收人头税,可没说外族奴隶也要收税吧?”

  石元孙紧张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官家让我们去做奴隶生意。”

  曹荣点了点头道:“应该是这个意思,大家想想,一旦人头税开始实施后,那宋人奴仆绝对不值钱了,但许多高门大户都是家大业大的,总得有人伺候主人吧,总得有人照顾田地吧,到时候人手不够,大家便会把主意打到外族奴隶身上,而我们这边有高继宣在,奴隶是不会缺的,到那时候我们从田地上受损的钱财会加倍从这个生意上拿回来,这便是官家对我们的补偿。”

  “不仅如此,等到高继宣把羁縻州的人都清空后,官家便会组织被人辞退的仆役及无地的百姓移民至羁縻州,这样算下来,过不了十年,我大宋便白得了十三州啊,官家真是打的好算盘啊。”郭允恭也反应了过来,忍不住出口赞叹道。

  石元孙挠了挠头烦躁的说道:“既然此事利国利民,也对咱们有利,那就干吧。”

  郭允恭摆了摆手道:“先不急,等官家从相国寺回来后再说吧,官家心思难测,万一我们猜错了,估计会生死两难。”

  关于此事众人一直商量到半夜,才慢慢散去……

  很快从相国寺便传出了一道政令:宋人奴仆的人头税要比外族奴隶多五倍,也就是说雇佣一个宋人奴仆的钱够买五个外族奴隶了。

  这便是赤裸裸的鼓励大户人家使用外族奴隶了。

  范仲淹得到这个消息后,不禁苦笑道:“官家还真会算计啊,一汉当五胡,制定的很合理啊。”

  韩琦在旁怒道:“开这个口子可以,但我们也得制定相应的法令,省得口子越开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好,此事就交给稚圭了。”

  整个中书省也就韩琦适合干这活,其余的人不是爱惜羽毛,便是假装仁慈,只是韩琦是真的不拿胡人当人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