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85章 针对将门的变法

第85章 针对将门的变法

  控制土地兼并这事,说实话赵尚也没什么好办法,大宋自从开国以来,就没有禁止过土地买卖,尤其是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后,不仅赏赐那些大将们许多钱财与土地,还鼓励他们去置田买地。

  而且大宋官员们的土地都是免税的,长此以往,自耕农便变得越来越少了,老百姓们也不傻,把自家的土地全部归到了官员们与勋贵门下,这样便可以避开繁重的赋税了,只要每年给那些官老爷们一点分红便可以了。

  在座的众臣中,便有个狗大户,此人便是韩琦,韩家在河北的土地很多。

  于是赵尚便玩味的看向韩琦道:“韩卿,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韩琦站出来不卑不亢的说道:“官家,关于此事,中书与三司使等已经商讨过了,制定的政策有两个。”

  “哦,说来听听。”赵尚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官家,其一,所有官员除义田外不需要交税,其余田地都需要缴纳赋税。”

  “等等,官员的田地不交税,这是太祖皇帝时定下的祖训,再说如果官员把所有田地都改为义田,那不还是没用么?”赵尚皱着眉头问道。

  “官家,现在与太祖时期已经大有不同,大宋立国前期百姓困顿,民生凋敝,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太祖才定下了这个政策,现在不同了,先不说其它,光官员就比太祖时期增加了好几倍,至于义庄,官员们会按照品级划分,九品官为一百亩,一级一级递增,一品官为一千亩,所有官员的义庄田亩数不得超过此数。”韩琦回道。

  赵尚狐疑的问道:“也包括你们?”

  韩琦咬着牙道:“自然,臣认为官家的皇庄最好也要交税。”

  赵尚咽了口唾沫道:“朕就指望这几个庄子养活残疾老兵呢,这点钱你们也不放过。”

  韩琦笑道:“日后那些老兵就不用官家养活了,朝廷自有法度。”

  “哼,你们怎么养活?给点钱,往地方上一扔,然后便不管不顾了?”赵尚冷哼道。

  枢密使庞籍站了出来道:“官家,臣等准备借鉴官家的练兵之法,当初的御龙诸直司也全是新兵,就是因为有了五百老兵,才成为了精锐,臣认为此法可行,那些老兵们退伍后,想回家,朝廷帮他们安家,不想回家,就去军队里继续训练新兵,一举两得。”

  听见庞籍这么说,赵尚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赵尚摆了摆手道:“是个好办法,那这钱朕交了。”

  “官家英明。”

  “好了,还有什么其它要说的么?今天诸位就一次性说完吧。”

  “启禀官家,还有一点,咱们大宋虽然不许蓄奴,但却有雇佣奴仆的做法,被雇佣的奴仆也不用交税,长此以往,百姓们谁还去种地做工?老臣认为从今往后雇佣的奴仆也要交人头税。”范仲淹掷地有声的说道。

  赵尚又一次被大宋士大夫们震碎了三观,这真是太猛了,这可比自己搞出来的天启新政激进多了。

  这两件事都是直指大宋的痹症核心,赵尚干咳一声道:“范卿,是不是该缓一下啊?”

  赵尚心中很奇怪,范仲淹刚劝完自己不要急功近利,自己怎么却反其道而行呢。

  范仲淹从怀里掏出一摞纸道:“官家,缓不得了,这是甘棠学子们出去采风交上来的报告,大宋现在外表虽繁花似锦,但社会矛盾很多,其它地方我们还可以缓缓图之,但土地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赵尚接过来看完后,脸色铁青,这帮该死的地主豪绅,做的实在有点过分了,本以为西门庆潘金莲在大宋是个例呢,没想到却是大宋的普遍现象,官商勾结之下,有地的百姓会让他们他们逼得卖地卖房,无地的百姓则逼其卖子卖女,甚至在大宋的一些城市,罪恶滔天的人市又重新出现了。

  老实点的百姓全部成了地主家的奴仆,不听话的便被逼成了流民,逼上梁山真的不只是故事,在现实中常有发生。

  赵尚怒拍了一下桌案道:“包拯,你给朕一个解释,你们言官是怎么监察的地方官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害民之贼存在?”

  包拯站出来硬邦邦的回怼道:“官家,此事错在您,不在臣。”

  “朕杀了你信不信?”此时的赵尚真的被惹怒了。

  包拯大笑道:“官家,是您缺钱,是您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您重视商业、重视军方,锦衣卫手眼通天,可是我言官去找他们查一些事情,总是被拒,官家啊,您就是杀了臣,臣也问心无愧。”

  不知为何?包拯总是能惹起赵尚的怒火。

  赵尚强忍怒气道:“范卿,你的要求朕都答应了,但切记不能扰乱天下,如果民怨沸腾,朕会立即停止。”

  “诺,臣遵旨。”

  等到众人都离开后,赵尚也冷静了下来,仔细想了下前因后果,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看着旁边似笑非笑的苏洵,赵尚拿起手中的奏折便扔了过去道:“苏洵,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苏洵不紧不慢的拾起奏折道:“官家,您被他们骗了。”

  “什么?这几个政策确实利国利民啊,他们骗朕什么了?”赵尚不解的问道。

  苏洵问道:“官家,谁的土地最多啊?”

  赵尚毫不犹豫的答道:“当然是官员们的了。”

  苏洵摇了摇头道:“官家,不是官员,是将门的土地最多,其次便是皇亲国戚,这些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发展,所以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土地钱财上,文官里,韩公家的地算是多的,也只有不到三千亩,至于将门的曹家、潘家等,他们哪一家不是拥有良田上万亩啊?”

  听完苏洵的分析后,赵尚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文官们这是冲着将门去的啊。

  尚书台的三位主官中,司马光有点迂腐,曾巩性子过于跳脱,只有苏洵够沉稳,且喜怒不行于色,是最好的参谋人选。

  赵尚继续提出了疑问:“将门也没惹他们,他们为什么突然来这一下?”

  “官家,眼红吧,将门虽然已经势微,但这次在广南西路成立新军,后勤物资他们说拿就拿了,而且一万两千余人,他们不到一个月就凑齐了,虽然人员素质堪忧,但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可见将门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范公等人当然会担心了。”

  赵尚赞同的点了点头。

  苏洵分析一件事情,从来都是把自己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分析,不偏不倚,所以他的话还是很可信的。

  赵尚笑道:“既然如此,就不管他了,反正对大宋无害,让将门和他们去斗吧。”

  “官家,以臣之意,您最近还是出去散散心为好。”

  “好主意,今年河北等地又是久旱不雨,朕准备去相国寺求雨,斋戒七日,谁也不见。”

  “诺,官家,臣现在就去准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