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84章 田税改革

第84章 田税改革

  一鸡死,一鸡鸣,晏殊离开了京城,张方平也去了广南东路任转运使,大宋南方的十三个羁縻州主要分布在潼川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三路,潼川路便是蜀中,有宋庠坐镇;广南西路有吴育,现在张方平去了广南东路,至此帝国在南方的布置算是初步完成了。

  杨文广与高继宣在这一年内会率大军将这十三个羁縻州全部扫荡一遍,扫灭所有不臣,以方便年末大宋对交趾的战争。看書喇

  张方平一走,开封府尹一职便空下来了,赵尚当机立断把自己的另一位老师余靖给请了回来,要说在这世上,赵尚对谁最愧疚?那就是余靖了。

  余靖为自己争得太子之位,却被贬出京,这么多年一直在地方上兢兢业业的干着脏活、累活,哪怕赵尚当了官家后,余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倨傲,反而比之前更加谦卑了。

  在这几年内,赵尚也一直想把余靖叫回京来,但阻力很大,赵祯虽已去世了,但遗泽还在,许多老臣都对当时余靖逼迫先帝的事情耿耿于怀。

  要说大宋朝迄今为止最悲情的皇帝,非赵祯莫属,弱冠继位,先是当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好不容易把刘后给熬死了,亲政后,正好碰见了西夏的扩张期,连打了三场败仗,一时之间让赵祯成为了笑柄,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儿子夭折,只活下来了一个,最后还被自己最爱的女人给杀死了……

  这段时间,赵尚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整个人也显得格外的精神奕奕,今天趁着天气好,便准备带着福康去城外跑马。

  福康自从见了赵尚的汗血宝马后,就一直缠着赵尚也要一匹马,无奈之下,赵尚只好送给了福康一匹温顺的小马。

  于是兄妹俩没事就会去城外骑马踏青,在宫内两人是不敢的,要是被曹太后看见,两人非得去太庙受罚不可。

  每次骑完马后,两人都会在城外洗的干干净净的再回来,这种游戏就像熊孩子背着家长去网吧一样,赵尚很喜欢。

  今日赵尚和福康还未走出宫,就被范仲淹等一群人给堵了回来。

  今天来的人很齐,夏竦、范仲淹、韩琦、庞籍、王尧臣、富弼、文彦博、包拯等都过来了。

  把福康打发走,赵尚干笑着问道:“几位卿家有何要事么?”

  范仲淹站出来非常严肃的回道:“官家,臣等有重要事情禀报。”

  “好,跟朕去垂拱殿吧。”

  几人到了垂拱殿坐定后,夏竦与范仲淹相视一眼道:“官家,荆湖北路又发生了叛乱?您可知道?”

  夏竦什么时候都这么硬气了,赵尚有点丈二摸不着头。

  赵尚点了点头道:“朕知道啊,几个乱民而已,不是已经被当地官府给抓起来了么?”

  夏竦摇了摇头道:“官家,此乃治标不治本之法,百姓们为什么会造反?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源上制止。”

  赵尚有点不悦的回道:“有话直说吧。”

  夏竦被赵尚看的有点发虚,这时范仲淹站了出来解围道:“官家,那老臣就直言不讳了。”

  “范卿,但说无妨。”

  对夏竦赵尚可以不假辞色,但是对范仲淹赵尚却要尊敬有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范仲淹便是文臣中的第一人,更是天下士人的精神偶像。

  “自从官家继位以来,大小叛乱已经发生了六十二起,除了贝州王则叛乱影响较大外,其余叛乱都很快被平定了,影响不大,但日积月累下,恐怕早晚会爆发黄巾起义、绿林起义那样大规模的造反,官家若再不进行改变,恐怕会发生巨变。”范仲淹苦口婆心的说道。

  终宋朝一朝,大大小小的叛乱就没断过,因为大宋并没有有效的控制过土地兼并,国内矛盾一直存在,比较出名的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都是发生在北宋。

  但这些起义却很少可以动摇大宋的根基,大宋最大的敌人还是外族,前有辽国、西夏,后有金国、蒙古,大宋的生存环境可谓险恶,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赵尚心里对于国内的一些小叛乱并没有当回事,哪怕是王则叛乱,死伤惨重,赵尚也没有太认真。

  现在听了范仲淹的话,赵尚心里也是暗暗懊恼,大宋其实最后被灭国还是失了民心,要不然即使蒙古人再强大,也会淹没在大宋的人民战争中。

  赵尚点了点头道:“范卿所言甚是,不知范卿有何好办法么?”

  “启禀官家,老臣与诸位重臣商议过,提出了两点建议,一为轻徭薄税,二为控制土地兼并。”

  “嗯,轻徭薄税是个好办法,朕建议田赋税五年之内就不要再增长了,最好慢慢的往下调,秋税还是按照各地的差异收取粮食,至于夏税不要再局限于绸、绢、绵、布、麦等物了,百姓想交什么就交什么,交粮可以,给钱也问题,哪怕给朕一只羊也行。”

  大宋的田税主要有秋税与夏税,秋税那不必说,正好赶在秋收之后,百姓手里有粮,那要别的东西也不合适,而且宋代秋税一般不按实际产量抽税,而按亩定额征税,因各地农业生产情况不同,所以税额也有较大的差异。

  至于夏税么,必须折成绸、绢、绵、布、麦缴纳,这就给了奸商及豪绅可趁之机,他们会趁此抬高这些物品的价格,逼得百姓倾家荡产,所以赵尚才提出了这个建议,百姓交什么都行,有啥交啥,这些东西到了官府手中,也坏不了,官府每月都会举行扑卖,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可能还能多赚点。

  “至于百姓服劳役么?朕也有一些想法,有钱人不愿意去,就直接交钱吧,官府雇人替他们,至于百姓们,他们也交不起这个钱,而且劳役还繁重,朕爱护百姓,所以朕决定日后的劳役不再是免费的了,朝廷必须给服劳役的百姓们补贴,至于补贴多少,按照当地的情况来看,朕的意见是,如果百姓在当地帮人做活,一天能挣两文钱,那么去服劳役,就不得少于一文钱,也就是说服劳役的钱要不得少于百姓一天正常做活的一半。”

  听了赵尚的话,众人无言以对,赵尚的这些办法比自己想的那些还要全面。

  范仲淹把目光转向了王尧臣,那意思是说,你这个财务大臣赶紧出来说话啊,要是这样做,国库能不能负担得起?

  王尧臣干咳一声道:“官家英明,臣认真思考了官家的办法,国库收入会少点,但不会太多,请官家放心。”

  “好,范卿,此事就交给你们中书与三司使了。”

  “诺,官家。”

  田税的事赵尚早就与尚书台众人商议过,本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提出来呢,现在既然范仲淹等人送上门来了,那赵尚是万万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