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83章 晏殊辞相

第83章 晏殊辞相

  吴育接到圣旨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即召集众将,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众将也是眉飞眼笑,只有侬智高有点小失落,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大军只训练不到三个月,便要深入敌后作战,实在是有些过于冒险,在座的众人都没有必胜的信心。

  吴育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侬智高的情绪虽然隐藏的很好,但还是没逃过吴育的双眼。

  吴育把侬智高叫到一旁笑道:“智高啊,官家在圣旨上特意说明,明年让你进京一趟,官家要亲自奖赏你,另外老王妃年岁已高,不便长途跋涉,官家让老王妃在广南安享晚年,但琉球还是你的封地,你可以先派一些年轻子弟过去。”

  “官家的大恩,侬智高没齿难忘。”侬智高朝着东北汴京方向跪拜道……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百官尽心,百姓安康,边境太平,宫里也很和谐,大宋过完了天启二年的元夕,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天启三年。看書喇

  天启三年刚刚开始,赵尚便接到了两个死讯,这二人与赵尚还算有些交集,一人是章得象,另一人便是先帝时期的最后一位宰相贾昌朝。

  对于这两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虽为宰相,但在他们前面有吕夷简这等权相,他们后面便是夏竦、范仲淹等人,个个名声都很大,所以这二人的光芒完全被这些人给掩盖住了。

  二人在赵尚眼中虽不算名相,但赵尚还是给了他们不错的哀荣,章得象赠太尉兼侍中,谥号文宪;贾昌朝赠司空、侍中,谥号文元。

  这二人与晏殊是同一时代的人,二人去世后,晏殊有了狐死兔悲之感,精神大不如前。

  晏殊准备辞官,赵尚拒绝了两次,晏殊还是坚决要走,到了第三次,赵尚见晏殊去意已决便同意了。

  而范仲淹则顺理成章的成了大宋新的宰相,枢密使一职由庞籍担任。

  这天,赵尚特意在宫内举行了酒宴来宴请晏殊这位老臣,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加封进士,真宗皇帝去世后,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专权,朝中百官束手无策,此时是晏殊挺身而出,提出了刘后“垂帘听政”的建议。

  后来晏殊便成了先帝的先生,先帝亲政时与刘后有了冲突,也是晏殊从中斡旋,得罪了刘后被贬出了京。

  在外晏殊兴办教育,为大宋举荐了一大批人才,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都是晏殊举荐的。

  先帝明道元年,李元昊立国,进犯大宋,也是晏殊提出了四条重要意见,稳定了西北局势,直至庆历二年,晏殊才当上了同平章事,庆历四年,又因撰修李宸妃墓志之事,再次被贬出京城。

  直到庆历五年才再次返回京城任赵尚的太傅,好景不长,没几个月赵祯便驾崩了,赵尚登基,晏殊再一次位极人臣,勉强维系了三年时间,晏殊这辆老马车终于用完了油箱最后一滴油。

  在朝堂呆了快四十年了,晏殊也许早就厌倦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所以这次他的去意很坚决,谁也没拦住……

  赵尚在宫内举行的宴会,没有任何闲杂人等,只有赵尚与晏殊君臣二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尚举起酒杯道:“先生,此去何处?”

  “回到故土临川,少小离家老大回,老臣这把年纪了,也该回去了。”晏殊笑道。

  赵尚皱眉道:“先生,不妨留在京中吧,一方面华山等人医术高超,可以为先生调理身体;另一方面朕还想多听先生的教诲呢。”

  “哈哈,多谢官家的好意了,老臣已年过半百,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至于教诲,就更谈不上了,官家继位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可大宋的变化却是天壤地别,臣年轻时,一首诗词便可封将拜相,可是现在哪里还有啊?就连自恃诗词一道无人可比的欧阳修,现在都开始务实了,这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征兆,官家只要大方向保持下去,即使有一些小的失败也无伤大雅。”晏殊大笑道。

  赵尚点头应道:“先生的话,朕记下了。”

  “先生回了故土,估计又有好词诞生了吧?朕在京城拭目以待。”

  晏殊摇了摇头道:“官家,等你听到老臣新词的时候,那时候老臣估计也死了。”

  “啊,先生这是何意?”

  “老臣一生有三爱,爱人才,爱写词,爱美酒,老臣回到故土,准备继续保持下去,老臣的时间不多了,为了避免外人的叨扰,诗词还是尽量不要外传为好。”

  “哈哈,先生倒是洒脱,来,朕敬先生一杯。”赵尚大笑道。

  两人一饮而尽,晏殊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道:“官家,送行酒也喝了,老臣要走了。”

  此时赵尚的眼眶也有点湿润,使劲的点了点头。

  晏殊再一次对赵尚行了君臣大礼,便佝偻着身子一步步往外走去。

  几个内侍想要搀扶,都被晏殊给甩开了,这是一位老臣最后的骄傲。

  赵尚郁郁寡欢的回到福宁殿,把自己扔到床上便不想起来了。

  曹艾端着一盘水果走了进来,闻见赵尚满身酒气,便打发人去准备热水,曹艾用湿毛巾小心的为赵尚擦拭着额头。

  赵尚一把抓住曹艾的手道:“皇后,晏先生走了。”

  “官家是不是舍不得晏先生离开?”曹艾小心的问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先生本是个好诗人,好文人,为了朕父子俩,却不得不卷入这名利场中,这份恩情,朕难以报答啊。”

  “那官家为什么不留下晏先生呢?”

  “先生的心已经不在朝堂上了,这时候放他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即使朕不忍,也没办法啊,朕是皇帝,但不是神,控制不了生老病死。”赵尚叹道。

  曹艾继续问道:“官家,先生走的时候高兴么?”

  “应该是高兴的吧。”

  “那不就说明官家您的选择是正确的么?”

  “也对,是朕格局窄了……”

  晏殊出了皇宫,已是大汗淋漓,虚弱的身体已经让晏殊无法走这么长的路了。

  这时一个少年连忙迎了上来道:“爹爹,您无事吧?”

  这个少年便是晏殊最喜欢的小儿子晏几道,这个儿子最像自己,天资聪慧,亦有“神童”之称。

  所以此次进京,晏殊只带了小儿子一人过来。

  晏殊宠溺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爹爹无事,一会你去请你姐夫来家里。”

  “知道了,爹爹。”

  父子二人坐上马车,晏几道小心的问道:“爹爹,官家答应您辞官的请求了么?”

  晏殊疲惫的点了点头。

  晏几道拍手道:“太好了,京城实在太闷了,早就想回临川了。”

  晏殊笑骂道:“爹爹回去,你继续就在京城,就住在你阿姐家里。”

  “为什么啊?”

  “这些孩子里面,就属你最争气,留在京城对你以后有好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