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80章 急功近利的赵尚

第80章 急功近利的赵尚

  侬智高答应了大宋的所有条件,并且亲自跟着吕公绰一起回到了邕州,吴育在邕州举办了盛大的酒宴来欢迎侬智高的到来,广南西路的两支主力军的指挥使杨文广与高继宣也参加了,当初吉阳军的指挥使将门看重的是李昭亮,但李昭亮思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将门的招揽,所以才换成了高继宣。

  对于李昭亮的表现,赵尚很满意,把李昭亮的两个儿子都赐了同进士出身,李昭亮对此也是感激不尽。

  侬智高是第一次参加大宋的宴会,在美酒美食、美人的刺激下,不禁觉着自己的选择实在是正确无比啊。

  大宋不愧为天朝上国,简单的一道菜就有那么多花样,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酒,最重要的是美人,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交趾的酒宴侬智高也曾经参加过,与大宋的相比,那简直就是一群猴子在跳舞,不堪入目。

  酒过三巡,吴育摆了摆手,那几个舞女便下去了,侬智高显得有些遗憾。

  吴育举杯道:“侬兄,来,老夫敬你一杯。”

  “多谢吴公。”侬智高连忙应道。

  在吕公绰面前,侬智高很是张狂,但遇见了吴育这个封疆大吏,侬智高却丝毫不敢造次。

  想想也对,当初一个小小的邕州知州都能把侬智高吃的死死的。

  别看这些番人外表看起来凶悍,但他们对于中原还是心怀畏惧的,尤其是南番,在中国历史上,即使中原王朝再虚弱,也能吊打他们。

  吴育笑道:“侬兄能归附我大宋,实在是可喜可贺啊,官家要是知道了,也会开心的。”

  “吴公谬赞了,以后同殿为臣,还请吴公多多教诲。”

  “那是自然。”吴育大笑道。

  吴育指了指一旁的杨、高二人,笑道:“侬兄,这两位便是我大宋名将杨文广与高继宣两位将军,你们多亲近亲近,以后还要并肩战斗呢。”

  侬智高眼前一亮,立刻迎了上去道:“两位将军名声如雷贯耳,侬智高幸会、幸会。”

  三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很快便打成了一团。

  而吴育则来到了在一旁喝闷酒的吕公绰的身边,吴育拍了拍吕公绰的肩膀笑道:“吕义的事老夫也听说了,确实是一位义士,此事老夫已经禀报给了官家,以官家的脾性,一定会厚赏此人的。”

  “哎,人死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啊?”

  “放肆,你说此话就是大不孝,知道么?你的父亲要不是攒下了身后名,哪有你兄弟几人的今天?”吴育怒斥道。

  吕公绰连忙躬身道:“谢吴公教诲。”

  “行了,别摆着一副臭脸了,老夫已经向官家推荐你为邕州知州了,任命估计很快便会下来了,你好好准备一下,邕州是此次出征的后勤大本营,非常重要,不得有失。”

  “多谢吴公,吕公绰记下了……”

  而此时的赵尚也收到了邕州的奏报,赵尚看完后对一旁的司马光叹道:“将这封奏报刊发至明天的报纸上。”

  “诺,官家。”

  赵尚又亲笔写下了一副挽联:“少年驰猎志燕云;老来征战死南国。”

  赵尚道:“这是朕写给吕义的,明天在报纸上一起刊发。”

  “知道了,官家。”

  这时司马光又拿来了另一封奏折,这封奏折是中书上的,是去年各地政绩比较差的官员,名单上的人不多,只有寥寥十几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武将,只有三人是文官,而且这三个文官的处理意见还是降职留用。

  赵尚冷哼一声道:“真是举贤不避亲啊,武将们全部下狱审问,文官却继续留用,尸位素餐之人,留之何用?全部罢官,若有贪污枉法之事,也要下狱审理,《大宋律》是保护大宋所有人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几个庸官了?”

  “官家,万万不可啊,陈拱下狱之事,已经引起了众臣的不满,要是继续将这三人下狱,那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扑,官家不如缓缓图之。”司马光在旁劝谏道。

  赵尚叹道:“哎,他们还不如一个家奴呢,一个家奴尚且知道精忠报国,他们呢?夜夜笙歌,享受着民脂民膏,却不为百姓做事,这样的人还有必要留下去么?缓缓图之,咱们大宋不能总是这么糊弄吧?早晚有一天,会糊弄不下去,到时候百姓起义,外族入侵,你我都是亡国之人啊。”

  司马光不敢再劝,小声说道:“官家息怒,臣拟旨。”

  赵尚疲惫的摆了摆手道:“去吧。”

  司马光来到偏殿后,把圣旨写好,但并没有马上送去中书,而是把今年的状元贾黯叫了过来道:“你拿着这封圣旨去一趟枢密院,把它交给范公。”

  “诺,下官马上就去。”

  司马光做为赵尚的身边人,明显感觉赵尚最近的心态非常不对劲,太急功近利了,在司马光等人眼中,大宋正在一点点的改变,虽然乍看之下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日积月累之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说其它,往年边境各地到处烽烟滚滚,但今年除了广南路是大宋主动挑事以外,其余地方都很平静,狄青使用轰天雷,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西夏五百骑兵的事迹,已经在各国传开了,在没有弄清楚轰天雷的真实面目前,他们不敢挑衅大宋,就连庞大的辽国都没有出现打草谷的事,轰天雷的威力狠狠震慑住了各国。

  今年的天灾虽然多了些,但自从中书实施防灾救灾责任制以来,天灾造成的危害也已经少多了,大家为了头上的乌纱帽,不用朝廷出面,地方上就开始自己想办法抗灾了。

  如果不是赵尚急功近利,把三年的计划压缩至一年,今年的国库也很充裕。

  这些事司马光也是越想越烦,司马光控制好情绪,狠狠的揉了揉额头,便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看書溂

  枢密院内,范仲淹看了这封圣旨后,笑着点了点头道:“回去告诉你们尚书令,老夫会劝谏官家的。”

  贾黯恭敬的回道:“范公,下官告辞。”

  还没走出房门,就被范仲淹叫住了,范仲淹拍了拍贾黯的肩膀道:“年轻人啊,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圣旨都忘记拿了。”

  此时的范仲淹可是全国偶像,贾黯也是他的小迷弟之一,被偶像拍了一下的贾黯竟然愣住了,激动的回道:“多谢范公教诲。”说完便快乐的飞走了。

  范仲淹笑着摇了摇头对自己的老仆吩咐道:“回去将老夫太师的官袍取来,老夫要进宫给官家授课。”

  “知道了,老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