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宋卒> 第3章 赵祯的考较

第3章 赵祯的考较

  一个白发老臣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说道:“陛下,蜀王殿下仁孝守礼,老臣为官家贺。”此人便是当今宰相同平章事章得象。

  宋朝朝廷主要分为“二府”,一为中书,二为枢密院,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宋朝沿袭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章得象便是当今宰相之一。

  在大宋,能当上宰相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偌大的朝廷,官员的官职层层叠叠,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无论是中书,还是枢密院、三司、六部,哪里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大宋朝廷便会变得混乱,而宰相便是其中调节阴阳最重要的一环。

  按说章得象身为宰相,他说的话应该有很多人附和,但今天却很奇怪,章得象说完后,众臣仰头望天,无人应答。

  章得象好像也习惯了这种场景,笑呵呵的退下了,不再多言。

  赵祯恶狠狠的看向贾昌朝,这家伙也是宰相,自己现在正在给儿子铺路,要是没人配合可不行。

  贾昌朝苦笑一声,带领众臣拜道:“臣为官家贺。”

  赵祯呵呵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赵尚连忙拱手回礼道:“小王谢过诸位。”

  心意送到了,赵尚便准备离开,谁知被赵祯给拦下了,赵祯和颜悦色的对赵尚说道:“尚儿,你今年也十三岁了,朕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都已经登基了,这个年龄不能光呆在书房里读书,也该接触一些政务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来福宁殿,跟着众卿学习一下如何处理政务。”

  “诺,儿臣遵命。”赵尚控制住心头的狂喜云淡风轻的回道。

  然后赵祯又对着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皇长子年幼,还请诸位爱卿多多教导。”

  “官家放心,此乃臣等的荣幸。”众臣立刻回道。

  今天的朝政主要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求雨,今年多地都是久旱不雨,贾昌朝等人觉着皇帝应该亲自去求雨,以显诚心。

  这么离谱的处理方法,赵祯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准备在本月的二十四日,亲临相国寺、天清寺、会灵观、祥源观祈祷降雨,而且还下诏各州县不得久留关押囚犯。

  赵尚多次想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见众人都在兴头上,不好扫兴,便闭口不言了。

  等到众臣离开后,赵祯上下打量着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你这个时候还年轻,知道藏拙很好。”

  赵尚尴尬的挠了挠头道:“父皇,您看出来了?”

  “哼,你多次想要插言,可话到嘴边便都咽下去了,这么明显的动作朕要是还看不见,可就真成了瞎子了。”

  赵尚尴尬的挠了挠头回道:“父皇,儿臣觉着大旱,不能光靠求雨啊,朝廷也得自救啊,比如准备好救灾粮、整修水利等,这些您都没说啊。”

  赵祯笑道:“求雨其实就是为了一个心安,钦天监既然算出了求雨的日子,那就说明那几天一定会降雨,敬奉昊天,安黎民之心,这才是皇帝应该做的,剩下的事情各州郡官员会做好的。”

  “多谢父皇教诲,儿臣明白了。”赵尚恍然大悟道。

  赵祯继续问道:“尚儿,刚才众臣在这,你还看出什么了?”

  “父皇,儿臣觉着章相已不得人心,该换相了。”赵尚小心的答道。

  赵祯笑道:“从哪里看出来的?”

  “父皇,宰相是众臣之首,按说该一呼百应,而章相说的话,却无一人附和。”

  “哎,章得象这么多年一直毫无建树,却又贪恋权位,久恋相位,朕念其为老臣,一直不忍心罢黜他,现在看来不罢黜不行了啊。”赵祯叹道。

  “父皇仁慈,儿臣倒觉着您这样做利国利民,也不伤臣子情分,极好。”

  赵尚这个马屁拍得赵祯很舒服,赵祯大笑道:“臭小子,看在你这么卖力拍朕马屁的份上,朕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

  “真的么?父皇。”赵尚惊喜的问道。

  赵祯点了点头道:“快说吧,趁着朕现在心情好。”

  “父皇,儿臣想亲自去审问那个妖道,找出幕后指使。”赵尚跪在地上说道。

  赵祯眉头皱了起来,对于郭氏,赵祯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年少夫妻,也是赵祯生命中第一个女人,而且经过狸猫换太子的洗礼,赵祯对于母子之情最是认可,想起自己的母亲,再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赵祯长叹一口气:“尚儿,那个妖道就在开封府衙,朕让大伴陪着你去。”

  “多谢父皇。”

  郭氏的事情赵尚必须亲手做个了断,就像赵祯那般,身为皇帝,这么多年一直在追查自己生母的死因,而且还极力为生母正名,虽然违背了礼法,但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说赵祯做错了,这是生为人子该有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皇朝治理天下的根本。

  所以郭氏的事情,赵尚不能退,一旦退缩,那也就失去了民心。

  即使当上皇帝,大臣们会怎么看待自己呢?百姓们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君主呢?一个连生母的死因都不敢查清的皇帝,怎么保护百姓?这些都是重大的隐患,拖得时间越长,越容易崩盘。

  赵尚回到庆寿殿换了一身衣服,便带着兴奋不已的九陵出宫去了,路过宣武门前,赵尚下了马车,跪在地上拜了三拜,那个鲁莽的废后,为了自己付出了所有,这是她应该得到的。

  王琳帮赵尚把身上的尘土打掉,叹道:“殿下,陛下已将娘娘按照皇后的礼制下葬,还请节哀。”

  这是前段时间的事情了,赵尚因为身体不好,赵祯并没有让他参加葬礼,但听九陵说,赵祯为郭氏举行的是国葬。

  赵尚擦干眼泪道:“大伴放心,孤不会令母亲失望的。”

  “殿下英明神武,老奴为官家与郭娘娘感到高兴啊。”

  赵尚并没有搭话,而是指着宣武门说道:“大伴,孤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想法,一个准备行刺孤的道士就这么轻松的进了皇宫,如果他们准备行刺父皇呢?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孤感觉现在的皇宫就是一个到处透风的筛子啊,父皇少吃一顿羊肉,第二天便传得满城风雨,可笑至极。”

  赵尚的一番话说的王琳满头大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