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第299章 康哲五年的三甲!房子、文物、道路

第299章 康哲五年的三甲!房子、文物、道路

  罗林端坐于龙椅之上,开始过目这些试卷。

  别的不说。

  古人的字是写得真的好,看得很是舒服。

  “嗯……”

  罗林将一个个试卷批改过去。

  一如既往的全部都给过了,也就是说所有人都通过殿试。

  而最后的三甲也被罗林所选出。

  状元:何烛!

  何烛的试题里,直接选出了一大计划,那就是造房子!在乾国境内那些尚且还没有人烟的地方盖房子。

  好家伙!

  房产业!

  罗林直呼内行,直接把状元给了他。

  榜眼:牛宏!

  牛宏给出的答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修文物,也就是文化物品。

  以打造大乾文物为主要计划,范围覆盖到琴棋书画等各个方面,力求每一种文物都要成为世界之最!

  文物!文化产物!养读书人。

  罗林一看,造房子姑且还有实际上的用处,这玩意是单纯的只耗费钱,虽然耗费的钱不如造房子多,但也不错了。

  榜眼就决定是你了!

  探花:张启明!

  张启明所给出的答案,则是有关于道路!

  他一样是另辟新路,目光落在了道路上,竟然希望开辟出各大道路,覆盖住整个国土。

  而让张启明得到罗林赞赏的,就是这一条方针所说的“路”。看書喇

  那就是细致化!泛化!

  在罗林认知中的道路,那就是水泥路,平坦好走。

  而张启明所说的路,却只是把路上的杂草给清除掉。

  这可是让罗林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只要把杂草清理了,就能算是一条路,那么全国境内搞那么几万条路,那钱不就如流水一般花出去了吗?

  妙啊!

  于是,探花便落到了张启明的身上。

  …………

  三甲出!

  科举圆满结束!

  “陛下圣明!!”一个个考生得知所有人都成了进士,顿时激动无比,大呼陛下圣明。

  而罗林也是颇为高兴。

  他得了灵感,之后哪怕是税收再来了一大批,他也有思路去怎么花光光了。

  …………

  何烛、牛宏、张启明三人在科举结束后,自然是喜出望外,在紫荆城开始了游玩。

  士子们都来结交他们,甚至许多官员也都过来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明年又要有大动作,所以才会给出那样的一个议题。

  恐怕在税收收上来之后,新的政策就会出来了吧。

  到时候,这何烛、牛宏和张启明说不定各自都有一个专属的大议案在手上。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而这三人在游玩数日之后,则是分开。

  他们三人的出身又各有不同。

  其中,何烛祖上三代非乾国本地人,而是来自于魏国,再往上追溯,甚至能够追溯到塞外。

  而如今的何家,正是一代工匠世家。

  何烛在夺得状元后,意气风发,去找了赵阳,但却对赵阳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学生对于新海都之设计者,宇文凯,心驰神往,还请赵大人引荐一番。”何烛道。

  工部多人搞出来了新海都设计图,而其中出力最大的便是名为宇文凯的大臣。

  赵阳也是没想到,这位新的状元郎竟然直接来找宇文凯。

  他也没有废话,推荐信一封,很轻易的就给了何烛。

  何烛十分高兴。

  在何烛的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工匠里,只有他和宇文凯。

  当他看见新海都的设计图后,便断定宇文凯是建筑正道里的大师。

  而他嘛……则是自认为最拥有创造力的奇门工匠!

  …………

  而牛宏则是出身于江南,是一名典型的文人,对于汉文化极其推崇。

  他此时也是颇为激动,虽然不是状元,但他的前途也依然是一片光明。

  要知道,随着定貌法的实施,南方世家不少家族都着了道,被北方世家吞并,继而让大量南方学子失去靠山。

  在这种情况下,牛宏的身后多出了一大批的南方世家。

  务必要让他在朝堂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而不是和这次定貌法一样,成为被宰杀的羔羊。

  于是,在和另外两人分开之后,牛宏就游走于紫荆城,到处拜访,广交好友。

  如果是什么特别有权力的官员,这么做的话想必会引来皇帝猜忌。

  但牛宏这次在殿试里的答案却是大修文物,文化这一块和权力就是相距甚远。

  大把大把的人文化很高,作出了很好的诗歌,受到许多人敬仰,但却是一点权力都没有。

  虽然京察还没有到,牛宏还没有获得官职,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牛宏的职位和大权在握无关。

  因此他现在这种行为,反而可以理解为是在“文化交流”,去虚心求学于其余大文采者。

  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牛宏也是以自身的才华为交际手段。

  就比如去拜访珂午的时候,珂午好字画,牛宏便点评一番,然后又亲自上手书写一番。

  一手好书法,直接让珂午惊为天人,遂引为座上宾。

  很快。

  牛宏在紫荆城里就成功的稳住了。

  …………

  而最后一位探花张启明。

  则是出身于寒门。

  也是康哲五年所有进士里,少数的几个寒门学子。

  他既没有和何烛一样,满怀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

  也没有和牛宏一样,到处结交人脉。

  张启明在和另外两人分别之后,就去问大内阁要了一份全国地图。

  因为修建新都和开凿大运河的缘故,大内阁储存了全国各地送上来的地图。

  拿到地图后,张启明就开始思索如何去修路。

  “位卑足羞,不敢忘国。”

  张启明喃喃。

  当病重的父亲即将离世时,张启明听到了这句话。

  自那之后他便思考,如何让国家强大。

  最终,得出结论——

  道路。

  “只要清理杂草,给出一条勉强的道路,那么就会有人去走这条路。”

  “只要走得人多了,路就会变得平坦,就会变得更好走。”

  “路好了,路多了,家乡就富有了,国家就富有了。”

  张启明一边做着功课,一边去紫荆城的图书馆去看书。

  这些书都是各地收上来的手抄本。

  其中的高端读物,都是只有朝廷官员才能看。

  此前的张启明,可没有能力去看这些书。

  他如饥似渴的读着书。

  因为张启明很明白,自己和世家子弟的知识储备差很远……别人能够一出生就看这些满是智慧的书籍,而他现在才刚刚起步。

  张启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唯有谦逊而诚实的不断学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