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第118章 史书:名家,发于春秋战国,乾王发扬光大!

第118章 史书:名家,发于春秋战国,乾王发扬光大!

  罗林判断失误了。

  或者说。

  他想的太简单了。

  名家的确是没有用。

  但!

  却是在当时没有用!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就是纯粹的辩论,无论我在不在理,都要在嘴皮子上赢过你。

  换一句话说。

  喷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根本就是个选修,是个旁门。

  可能名家创始人都万万想不到,竟然会有君王以名家为显学。

  更加想不到,名家迎来了最适合它的时代!

  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

  百家学说消失了吗?

  不!

  它融入了儒家!

  从汉武帝之后,其实就没有什么家了,儒家也没有了!

  杂家才是最终的答案!

  杂家,这个集结了所有学派精华,只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务实派学说,笑到了最后。

  汉武帝后的儒家,看上去是教的儒家学说,但世家门阀学的全是杂家。

  世家门阀怎么教导他们的子弟的:“来,你学这个。不要去管,掌握知识和技术在手里,到时候用得上。”

  “儒家?君臣?放屁,狗都不学。你要记住,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世家门阀教育着自己的子弟,一代接着一代的垄断知识,垄断阶层,让自己的家族无限的作为人上人。

  所以。

  罗林的操作……适得其反了。

  …………

  “从今天开始,科举内容里加入辩论。”

  罗林直接下令。

  内阁一合计。

  顺利通过。

  为什么这么顺利?一方面,他们相信罗林。

  另外一方面,这不耗费什么啊。

  如果说换科举内容,还得费力气去准备考试内容。

  但是多加一个辩论环节完全不算什么。

  直接就多加一个论题,然后拿两个台子。

  辩论的双方往上面一站,好了,可以开始辩论了。

  不就动嘴皮子嘛!

  费得了几个钱?

  什么?违背祖宗之法?应该尊儒术?

  不好意思,陛下去年就把科举内容改了,现在来看,科举内容是比较偏向墨家的喔。

  那在去年,就有大臣去伏阙觐见,劝诫陛下了。

  罗林现在再用名家为显学,不过是再踩了一次祖宗之法而已。

  “叮!作出昏君行为【违背祖宗之法,改立名家为显学】!扣除国运1000点!”

  “当前国运57000点!”

  “获得奖励:名家学派全著作、辩论类现代书籍×10!”

  “提示:这些书籍已经全以宿主之笔迹写出,存放在书柜里。”看書喇

  而罗林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嘶……扣得有些少啊。”

  “也是,不过是改了个显学。”

  罗林摸了摸下巴。

  没事,再接再厉,办法总比困难多。

  …………

  罗林去带孩子当奶爸了。

  但是他的政策却是又一次的引起了波澜。

  学子们考着考着,已经杀到了科举的中后期了,结果这时候陛下忽然又搞事了!

  “不是吧,又来?”一个学生傻眼。

  “诶诶,好消息,只是多加了一个辩论环节,不仅仅要写卷子写得好,而且还要辩论。”另外一个学生说道。

  “呼……还好还好。”

  不少学生舒了口气。

  科举是他们打破阶层,改变命运的手段。

  哪怕世家门阀的学生更有优势,有好的老师,有好的教材,但是科举也依然改变了许多平民的命运。

  “诶?走走走,那边佛道辩论,我们去观摩一下!”

  很快,就有聪明的学生想到了最近的佛道辩论。

  佛道辩论持续很久。

  这一次辩论是什么层次的呢?佛教和道教两个宗教的掌门过来了。

  随着乾国胜唐国,灭东瀛,胜齐国,还有那可怕的十亿税收,各种神奇而先进的科技发明,乾国已经渐渐地成为七国中心。

  佛教和道教都赶来这边传道。

  这两个掌门的肚子里的知识那可是最多的。

  双方你来我往。

  天亮就开始辩论,然后一直辩到天黑。

  实在是累了,就休息一下,喝口水,吃点东西,然后再继续辩论。

  这个时期的佛教和道教两个宗教的各种理论都已经很充实了。

  双方是你来我往。

  直接把那些学生给看懵逼了。

  “……这就是名家吗?”

  “好厉害。”

  “我万万没想到,看着别人辩论,竟然能够让我热血沸腾。”

  “是啊。既然胸有抱负,那么在去做之前,难道不应该先说出来?如果连说服自己、说服别人都无法做到,说话都没有说服力,那怎么让别人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去做好这件事情呢?”

  一个个学子都开始讨论起来。

  佛教和道教的掌门也是在空闲时间,听到了僧侣和道士传递消息。

  原来那么多的学子过来是因为乾王立名家为显学。

  嗯……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但——这不是,人来了吗?

  看看,这么多的人!

  僧侣和道士都是眼睛亮了。

  “你与我佛有缘。”

  “无量天尊,你可知我道教门派其实在为陛下炼丹?”

  传教士见面,分外眼红。

  一时间,大量的僧侣和道士又开始了小范围的辩论。

  叽叽喳喳的,争夺着信徒。

  然而。

  其实没有多少学子动心。

  这些学子这一年学的是什么啊?学的是算数,学的是化学,学的是物理。

  虽然没有人说“不准信仰宗教”,但只要学着这些东西,本身就会隐隐的拒绝宗教。

  神学要求的信徒无条件的信仰神灵,其中包括无逻辑。

  神说要有光,那么你知道光是太阳发出来的,你还会信仰这个所谓的神吗?

  不会。

  这些学子自然也是不在意。

  但是他们没有阻止,而是看着道教和佛教的辩论。

  这高强度的旁观辩论,让他们收益良多。

  原来如此,原来辩论要引经据典。

  原来如此,原来辩论要找对方语言里的漏洞!

  原来如此,原来辩论要昂首挺胸,大声说话!!

  学子们记录下来要点。

  直接加班加点学习。

  以此为分界线。

  自乾王罗林宣布把辩论加入到科举里之后。

  整个华夏历史里的人才特征发生了变化。

  辩论。

  开始成为华夏人才的一个特有特点。

  这一特点一直持续到现代。

  史书记载:名家,发于春秋战国,于乾王手中发扬光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