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最强汉帝> 第244章 宏观调控,无可奈何的士族

第244章 宏观调控,无可奈何的士族

  文臣云集。

  单是尚书就多达十九人。

  想当初开第一次军政大会时,六部刚出,荀攸一人还兼任了户部与兵部两个部门的尚书。

  与荀攸同样身兼多职的还有沮授等人,各不同部门之间,侍郎都是交叉兼任的,因为当时刘协麾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才。

  现如今,因为实力不允许、能力出众、身兼多职的人虽然还有不少,但因为缺人而各部门交叉兼职,显然已成为过去。

  礼部的招贤令、帝国周报的不断宣传,镜子、琉璃杯、铁制农具等,乃至没有橡胶轮胎的翻斗车都被皇家工匠院研造了出来。

  大量新奇的商品从天京流出,吸引来了大量投机的商人、士族子弟等。

  如今涌入刘协治下的人口,已不再需要刘协去刻意购买,进行人口交易。

  人口的涌入,也掺杂着人才的流入。

  比如此刻的鲁肃,就混在人群之中,进入了天京。

  还有皖城一带的望族乔家,也派人到天京来做生意。

  皖城乔家,也就是大小乔所在的那个乔家。

  野史中,大乔叫乔婉,二乔叫乔霜,两姐妹天生丽质,是难得的绝世美人。

  不过很显然,此时的大小乔都还只是个小屁孩,可能年龄都不一定有刘协大。

  历史上大小乔的生卒年不详,但从大乔是孙策199年才纳的就可以推演出一二,此时的大乔年龄都比刘协小。

  现在才不过191年而已,如果大乔比刘协还大,那就是二十多岁才嫁给孙策了,就非常老。

  不错,古代二十多岁结婚,都算是非常老了,女子十五岁及笄,一般是及笄之后就会有媒婆上门说亲,然后就嫁人了。

  这也导致了,古代难产或婴儿出生死亡率非常高,因为低龄产子的风险与高龄产子的风险,可能相差不了多少,都非常大。

  北雪轻骑兵团带回六七万个孕妇,为何都被安排进了皇家医院?

  刘协就是怕她们一路回来,可能动了胎气什么的,加上古代人对生育缺乏经验,身体可能会营养不良之类的,从而影响到胎儿的成长。

  刘协想让她们去皇家医院,去让三大神医和宫廷御医们为她们调养一下身体,以确保临盆时母子都能平安。

  这也是为什么,天京的鸡,最后变得一鸡难求的原因,因为六七万个孕妇在皇家医院调养身体,需要补充营养啊。

  那些媳妇在皇家医院里的人家,一听说如果不及时调养,最后产出时可能母子都有危险,那还不把家里的老母鸡杀完又去集市上买?

  结果求过于供,物价上涨,最后还出现了一鸡难求的局面。

  好在北雪轻骑兵团、西雨轻骑兵团、龙骑兵团和虎骑兵团及时回来,带回了大量的牛马羊。看書溂

  刘协及时设立物价部,大量牛羊肉以低于平常价一成的价格投入市场。

  这些东西在老百姓们看来,比鸡还大补,营养价值更高,也就缓解了一鸡难求的局面。

  但为了以后不再出现这种情况,刘协也责令各郡太守府成立官方鸡鸭养殖场和蔬菜养殖场,特别留意市场上的物价波动。

  一旦出现较大波动,就官方及时出手,宏观调控,向市场投入官方渠道的物资商品,以平抑物价,避免引起百姓恐慌而造成乱局,确保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幸福、安好。看書喇

  这样的举措,在此之前,是闻所未闻的,但刘协又说得非常在理,如果国家不出手干预,那么物价飞涨,得益的必然是那些掌握大量资源的士族。

  刘协治下的士族,虽然被刘协狠狠的清理了一遍,但不可能彻底把它们都灭掉,最多只是清理一些为非作歹、劣迹斑斑的士族而已,其他没有犯重大错误的士族,只是惩罚性的处理了一下,并没有都灭掉它们。

  哪怕如此,士族在镇北王府的治下,影响力也依然是非常大的,它们就喜欢发乱世之财。

  百姓死了,田地就都是它们的。

  物价上涨了,它们出售的商品就可以翻倍赚。

  死贫道不死道友。

  就像后世的一些资本家,明明自己已经身价以千亿计,富得流油,钱多到几十辈子也花不完了,他还在喊着九九六是福报,无耻的剥削着普通老百姓,剥削你还说这是福报。

  无耻不?

  就剥削你你还觉得他很有道理的样子。

  就很吃人不吐骨头。

  刘协不可能把它们都屠戮殆尽,但却也绝非没有办法对付这些相当于后世资本家的士族。

  比如每个郡都有一支一万二编制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

  当地士族若是胆敢捣乱,一旦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出动,那绝对会让它们吃不了兜着走。

  以刘协对士族的脾性,敢捣乱的士族基本都会被他扫进垃圾桶里了。

  这也是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存在的意义,地方上的豪强们,因为它们的存在,而不得不变得克制。

  此外。

  市场上,镇北王府掌控了钢铁冶炼技术,超前设计生产的铁制农具等铁制品也打破了士族的垄断。

  盐方面,镇北王府更是推出精品细盐,价格还仅比之前市场上流通的粗盐高出一成,直把不少做盐方面生意的士族玩的跳脚。

  粮食方面,因为系统的原因,刘协获得土豆、番薯、玉米、辣椒、魔稻等农作物的种子,不仅让基建团给百姓们大量开垦田地,王府更是拥有官方皇庄。

  从190年开始,士族已无法在刘协的治下,哄抬粮价发财。

  如今已是191年,镇北王府治下的粮价更稳,乃至因为产粮过多,粮价还隐隐有些下跌的势头。

  现如今是鸡鸭价格剧烈波动,刘协也知道原因,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天京的人口变多了,一方面则是皇家医院大量孕妇在调养身体。

  发展了一年多近两年,天京的百姓是富裕的,因为基建团招工不仅管饭,还发工钱,虽然发的是王府特制的钱,但只要在镇北王府治下流通,都没有问题。

  谁敢在镇北王府治下做生意拒绝收镇北王府特制的钱,就会被罚款,重则判罪、驱离。

  也因此,家家户户,卖几十只鸡的钱还是有的。

  也经过这件事,物价部出,刘协又特设了官方鸡鸭养殖场、官方蔬菜养殖场,北方几个畜牧场由战马司管理,刘协划分官方牛羊养殖场给战马司管理。

  如此。

  在物价方面,镇北王府治下的物价将变得更稳是可以预见的。

  三州之地,欣欣向荣,这也是为什么来了天京之后,黄承彦和蔡氏的心境变化如此之大,两人甚至都不想回荆州了的原因。

  刘协顺势而为,让黄承彦担任博学府府长,身份地位相当于侍郎,可上达天听。

  黄承彦夫妇也顺势留在了天京。

  如今镇北王府举行第三次军政大会,黄承彦得以参加,也是见识到了他的女婿的不凡。

  在镇北王府,他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外界猜测镇北王府是董太皇太后在背后主持大局,其实都是错误的。

  说到董太皇太后,就不得不提一下,董承带着他的女儿也来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