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摄政王,求你家王妃做个人吧!> 第127章:在林子里挂着

第127章:在林子里挂着

  两人在乡野间游玩了一整天,第二天一早,易砚亘就离开宁河赶回京城。

  气候一天天暖和起来,转眼就到了四月。

  徐衡宴倾注了无数心思,亲自领着人精心培育的红薯苗,长势也一天比一天喜人。

  用来试验种植红薯的土地已经翻好,就等着再过两天就正式开始种下去。

  谢姜这边的玻璃厂也十分顺利,听说已经陆陆续续制出了成品。

  这天徐衡宴便抽了个空,跟着谢姜一起去玻璃厂。

  玻璃厂如今已经非常像样了,放眼望去,四处都是卖力干活的工人。

  见到谢姜和徐衡宴,工人们都会停下来打声招呼,“谢公子,徐大人……”然后继续埋头干活,每一个人都毫不吝惜力气。

  这么好的活儿当然要好好干,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么多工钱。

  他们都是附近几个村里的村民,按照不同的工种岗位,每月都能领二两到三两的工钱。

  最低的都能拿二两银子!有了这份算得上十分丰厚的收入,足以改善一大家子的生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徐衡宴一路走一路点头,十分欣慰的对谢姜道:“你这个玻璃厂开起来,也算是造福宁河当地了。”

  农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从来没有真正填饱肚子过。

  做工行商背井离乡,也不是都有好结果。

  能在家门口做工还能真正赚到钱,这是他们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大家都很感激来这里开厂的谢姜。

  “可是区区一个玻璃厂,能帮到的人终究有限。”

  “能帮一个人就已经是功德无量,更何况你这厂子里招了不少人。”

  “那我继续努力奋斗,把玻璃厂做大做强,争取帮到更多的人。”

  徐衡宴也希望玻璃厂能够一直继续下去,如果能做大做强当然更好,意味着能招收更多工人,有更多的贫苦家庭因此多了一份保障。

  田康太领着二人去看制作好的成品。

  徐衡宴一眼就看见摆在正中间的那匹马。

  那是之前谢姜找他画的图样。看書喇

  然后就是摆放整齐的各种玻璃制品。

  大到各种颜色造型的摆件花瓶,小到能随身携带的配饰和精美的发簪步摇,加起来估摸着总有有一百多件。

  徐衡宴一样样拿起来细看,每一个作品都是那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然后就有些惊叹不已的道。

  “做得太好了!”

  田康太笑呵呵的问,“徐世子觉得还可以?”

  徐衡宴觉得不可思议,“岂止是还可以,你们做出来的这些,可谓巧夺天工。”

  即便是听说他们成功制造出玻璃了,徐衡宴也万万没想到,他们制造出来的玻璃制品能这样好。

  “你们蓝雍制造玻璃的技艺,竟已经这样纯熟完美了吗?”

  “蓝雍的玻璃制造,也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还远远谈不上纯熟,也就还可以吧。”

  谢姜拿了一个花瓶看了看,又拿起一只步摇晃了晃,点点头表示达到及格线了,可以拿去京城宰肥羊了。

  田康太请谢姜给这些东西定个价。

  玻璃制品在大予是个稀罕物,只有富贵人家才买得起。

  妥妥的奢侈品。

  定价多高都不愁卖的。

  但物以稀为贵,再好的东西满大街都是,也就不值钱了。

  短短时间内他们就能生产出这么多,之后厂子里必然会源源不断出货,很快玻璃在大予就不再是稀罕物了。

  徐衡宴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放下手里的玻璃茶盏,看向对面的谢姜出声提醒。

  “定价的问题你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如果现在把价格定得太高,之后你们厂子里大量出货,到时候势必要得罪高价买玻璃的人。”

  除非他们限量。

  但他并不觉得限量生产是好事。

  至少对外面那些想要用卖力干活来养家糊口的工人来说不是。

  虽然真正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只有粮食。

  而他对红薯的产量也几分信心。

  可红薯装进老百姓饭碗里,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玻璃厂现在就能养活不少人了。

  如果琉璃厂能像她说的那样,不断扩展做大做强,或许能能让更多人,甚至整个宁河的人都受益呢?

  谢姜闻言不知想起了什么,勾起的唇角溢出一丝邪气。

  “既然你这么说,那这批货必须定个高价,要让他们日后想起来,就肉疼的那种。”

  “你想将京城的权贵,全都得罪了吗?”徐衡宴无奈摇头。

  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都听说了。

  谢姜在宁河这边开厂子制玻璃的消息在京城传开。

  有些人的贪婪心思就活了起来。

  等到玻璃厂顺利生产出来成品来,竟然就有人急吼吼的拿着银票过来,大言不惭以施恩的姿态要求合伙。

  谢氏一族归附不归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蓝雍不就是巴掌大的一块小岛?

  谢氏在蓝雍再牛逼顶破天了不就一个岛主?

  更何况跟大予之间还隔着一望无际的海洋呢。

  他们愿意跟姓谢的小子合伙是那小子的福气。

  识相的就乖乖的让他们也分一杯羹。

  大家一块吃香的喝辣的不是皆大欢喜吗?

  拥有制造玻璃这一技术的谢姜,在这些人的眼里,就是一个怀揣巨宝行走的稚子。

  至于南雄侯府路氏的覆灭,以及冈石镇三百余盗匪被杀得片甲不留,他们都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路氏的灭亡跟姓谢的小子有什么关系?

  陛下早就有心收拾路氏,姓谢的小子上蹿下跳的,也不过是恰好赶上了。

  三百多黄兰山盗匪被杀得片甲不留,就更不可能跟姓谢的小子有什么关系啦,当时魏国公世子不是正好在冈石镇?

  徐衡宴能理解谢姜对京城权贵的厌恶。

  拿着银子上门来要求合伙的可不止一家两家。

  一个个嘴脸丑陋得也是五花八门。

  有姿态高高在上,等着谢姜跪在脚边,求他们合伙的。

  也有直白得威逼利诱的。

  更有慈眉善目看不得谢姜受欺负各种语重心长的。

  谢姜能叫这些不要脸的给欺负了?

  笑话。

  那些人现在都还一个不落的在旁边林子里挂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