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祖大寿

“陛下,山东出大事了!”

“兖州府塘报:建奴攻陷兖州府擒了鲁王及其家人。”

“曲阜塘报:曲阜孔府遭劫,伤亡数人,丢银两百万两!”

乾清宫内,兵部侍郎王家彦拿着两封塘报逐一念道。

其他在场的大臣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不是不信鲁王被俘,而是不信孔府被劫!

谁干的?

建奴吗?

算上这一次,建奴已经是第六次入关了。

其余五次均是过曲阜而不入。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对孔府下手了。

王家彦放下手中的两份塘报后继续说道:“建奴让人送来一封信,兵部查验了信封和信纸,确定上面没有涂毒。信里的内容我们没敢看,请陛下决断。”

说着,王家彦将手中的信高高举过头顶。

王承恩没有去接,而是看向崇祯。

“送信的人在哪?”崇祯问。

“送信之人并非建奴士兵,而是我军降兵,扣押在兵部衙门里。”

崇祯叹了口气:“询问清楚后放了他吧,兖州失守的责任不在他身上。”

“臣...遵旨。”王家彦有些动容。

他第一次见崇祯竟然主动关心一个小兵的命运。

崇祯坐在龙椅上,不喜不悲的说道:“王侍郎打开信封,把信里面的内容念给所有人听!”

“臣遵旨。”

王家彦不敢怠慢,急忙拆开信封拿出信纸念了起来。

信的内容很长,但表达的内容只有两点。

一,八旗铁骑举世无敌,奉劝崇祯早早投降,免得大明子民跟着他受罪。

二,要求用鲁王及其家人性命换回阿济格和遏必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建奴太嚣张了,真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勇气!”

“是啊,看来温榆河打的还是不够疼!”

“让黄得功,高杰去打建奴,把他们打疼了就不叫唤了。”

在场的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表达着不满。

李邦华冷哼一声道:“诸位别逞口舌之快,先想想对策吧。”

其他人还想反驳,被崇祯用眼神制止。

大明的朝臣有两个毛病。

一是争斗。

朝堂上争权夺势,朝堂下尔虞我诈。

二是嘴遁。

俗称打嘴炮。

别管实际情况怎么样,嘴上从不吃亏。

范景文站出来拱手:“陛下,臣以为阿济格和遏必隆已死,尸体对朝廷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不如趁机换回鲁王及其家人。”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内阁和兵部官员纷纷站出来同意。

崇祯微微一笑:“诸位说的很好,但朕以为还不够。”

“陛下的意思是...?”李邦华眨着眼睛问。

“他们有心,朕也有意,这笔买卖可以做。但是怎么做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朕说了算。”崇祯看向殿外的天空。

“温榆河之战建奴死伤数万,他们的尸首朕留着没用。阿济格,遏必隆乃至所有死在温榆河的建奴士兵尸首,都可以交给多铎。”

“陛下的条件是?”王家彦有些期待的问。

崇祯嘴角上扬:“条件有两个,一是是把鲁王换回来,二是把祖大寿换回来。”

此言一出,乾清宫先是陷入安静,随后响起大臣们的恭维声:“陛下圣明。”

“吾皇圣明!”

“陛下此计实乃上上策也!”

听着大臣们赞同的声音,崇祯欣慰的松了口气。

本以为他们会有不同意见,没想到声音竟然如此统一。

投降建奴的武将有很多。

可以喷他们,骂他们所有人。

唯独不能骂祖大寿。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对得起朝廷了。

崇祯四年,祖大寿领兵修筑大凌河城。

修到一半时皇太极突然出兵,将大凌河城包围。

祖大寿屡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只能坚守不出,等待援兵。

城中粮草吃完了就吃战马,战马吃没了就人相食。

三个月后,粮尽援绝的祖大寿开城投降。

祖大寿投降后向皇太极提议,趁锦州的明军不知道他已经投降,愿去锦州当内应。

结果祖大寿一去不复返。

崇祯十五年,祖大寿打开被围困了一年的锦州城门,再次投降满清。

这次的情况和上次如出一辙,城中粮草耗尽,人相食...

皇太极没有因为他上次的叛逃而降罪,而是以礼相待。

皇太极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仁慈,而是想借机召降辽东明军。

尤其是关宁军。

李成梁一族在辽东失势后,祖氏一族开始崛起。

到了祖大寿这里,彻底将关宁军掌握在手中。

吴三桂为什么能接手关宁军?

一方面是战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祖大寿的外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当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时,皇太极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不过为了防止祖大寿再次叛逃,皇太极将他软禁在家中,不能随意出入。

做为一个边军将领,祖大寿宁愿吃人也不愿投降,可以说是坚持到了最后。

当然。

他毕竟投降了,可以说没有舍生取义的勇气。

但是。

祖大寿在投降后,没有杀过大明的一个士兵,甚至一个百姓。

就凭这一点,他就无愧于大明。

崇祯明白这个道理,在场的文臣们也清楚其中缘由。

所以当崇祯说出要换回祖大寿后,所有人都没有反对。

崇祯换回祖大寿还有另外一层想法。

吴三桂拥关宁军自重,表面忠心实则一身反骨。

如果换回祖大寿,情况就不一样了。

祖大寿同样拥兵自重,但是他忠于朝廷。

不会背刺崇祯。

而且祖大寿回归后肯定会和吴三桂争兵权。

他们之间一旦产生矛盾,崇祯就有机会了。

在被崇祯的脑回路惊到后,李邦华先是高兴,随后有些担心:“陛下,祖大寿对建奴来说非常重要。”

“仅凭阿济格,遏必隆以及那些败兵的尸骨,多尔衮和多铎怕是不会同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